【來稿】有名打卡Cafe日日小劇場:情侶鬧交,食物命運倒落垃圾桶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太子新開一間Cafe,裝潢別緻。尤其是大玻璃窗前做了一個白木百葉窗框,淺啡木長桌旁又放著幾盤大盆栽。基本上,客人進來選擇那一個位置,老闆大概就知道他是哪類人。自由工作者通常選最暗角,「港女」,都選在窗前。下午的逆光擱在女人的側臉上,黃夏蕙也變成苟云慧。「嗰個係女神位」,老闆阿豐說。老闆更跟我這個日日來打躉寫稿的熟客說,甚至曾有大叔拉著疑似PTGF的學生妹,要求把食物一起遷徙至窗前拍合照。「女的全程呆若木雞冇表情,等收工嘅樣。」
撰文:天龍女

窗邊永遠是女神位,黃夏蕙也能變成苟云慧。(instagram photo)

港女叫滿一枱食物為影相  

跟老闆員工談Cafe的所見所聞,笑咗兩粒鐘。老闆阿豐說:「喺Cafe,仲睇到好多港女眾生相。」這裏的客人,男與女比例,好比滴露和清水,1:99。Cafe員工,幫一班閏密拍照好像比傳菜更重要。員工笑言客人未至於誇張到帶腳架,因為侍應就是了。「情侶通常唔會影好耐。最耐係一班女仔。」侍應送餐行了幾轉,枱面上的食物依然動也不動。「嘩,影咗幾個字㗎喇喎!仲未影完?」網上有很多人笑指自己的女友是「吃貨」,意指大食。實情非也,真正的吃貨是相機,「佢哋叫滿一枱,根本冇可能食得晒。」

一個女仔點樣食得落咁多嘢?相機會唔會食滯?(instagram photo)

老闆唔明點解可以影咁耐,但我明。先談角度,四個女仔,單人照X4,兩人一張合照x2;四人合照X1;跟每一道菜Selfie,以四道菜計算,大概有16張相;單拍食物照,每人各影一輯,又16張。40張相是基本數量,未計算不同背景的果效。通常這個時候,互相airdrop分享相片,放大縮細放大縮自己個樣欣賞一段時日後,未食得住。要知道一張完美吸like的相需要經過幾個apps的後製:單不談食物相,人相先用camera360拍照,呢個apps能將黑人變成腐屍的白,然後用「美妝相機」代筆化妝,一個簡單裸妝大概需要5分鐘,然後美圖秀秀瘦面整容,才放上Instagram 調高光,打卡即share。

老闆阿豐說,最經典的是兩個女生,進店時電話半格電都冇,請求老闆替她電話叉電。然後,她點了一個主菜,一個甜點。主菜上來了,沒動,再等到甜點上來了,她們也沒動,「總之電話未開到機之前,佢哋真係郁都唔郁」。「開到機未啊?」她們問。直至電話重燃亮光,她們的世界才不被定格,真係等到天時、地利、人和擇好吉時才吃。「好明顯,佢哋係嚟影相,唔係食。」

呢個世界好似全部都係攝影師,個個影得好專業。(instagram photo)

坊間拍攝食相多個拍法,想學嘢請點擊下圖:

行勻全店找角度

我問可有客人擺騎呢甫士?「梗係有,睇我哋instagram好多。」大家都知,基本上除咗麥記的漢堡包,是根據人「口」大細比例之外,很多餐廳的多層漢堡包,閒閒哋高過層層疊長過一塊面,易塌程度好比危樓。有客人為求一張完美漢堡包的食相,攞住個包喺店裏遊走每一個角落,好似攞住電話揾wifi咁。打開Cafe的IG,你就明白那些90後自稱Foodblogger的IG,如何吸引過萬的粉絲。單是漢堡包拍法都層出不窮。有客人叫了三個不同款式的包,一個高捧在招牌前;一個把凳搬在窗框前,盤栽做前景高炒拍下去;又一個放在隔籬枱,離遠影過去;又有人手拿著包捧在淨色牆面前,大力一掐芝士如濃瘡的熔岩漏下來,「咔嚓!」,真係老實不客氣當喺自己屋企咁,「有一個客,甚至扮演店的logo,咬住個包行去問口招牌Logo面前影相,啲餡唔跌嗰吓先勁。」阿豐笑說。

相關文章:香港冇wifi的cafe何其多:有枱有電掣就係冇wifi 快餐店上網更快

客人帶大機加長鏡頭   見證無數冷戰男女

「我哋見證好多情侶鬧交。」一位員工說。其實無論「挨瘋」進化到第幾代,相機功能有幾專業都好,顯示不了男人對女人的誠意。一間只是幾百呎的Cafe,男人通常準備好觀鳥影雀的裝備和作戰狀態:專業大機加長鏡頭。要知道女神的氣質和雀仔一樣咁飄忽,一下子飛走難捕捉,女神變臉發嬲是光纖的速度。阿豐憶述,曾有一對情侶在門外拍了良久,女的進門後,轉身看著男友面膿膿,說:「唔好入住,唔好入住,我要影推門入嚟嗰吓啊!」。阿豐說情侶們通常識趣,下單後才會開始冷戰,「心諗,唉,又浪費啲食物。鬧交嘅話,啲食物冇㗎喇,有一半機會係倒落垃圾桶。」又一個幫襯數次的女客人,早就在店裏等候男友,男友到來,女的點了兩個漢堡包,女的各吃了一半,男的全程黑面黑過奧巴馬,沒有咬過一口。女的說了一句:「你唔想嚟咪唔好嚟!」男友依然付了一半錢。女的有火啊!把錢擲回對方,擲地有聲!那剩半的包命運何如?「咪倒落垃圾桶囉!」

門口,指定動作。Cafe員工說很多女生在外「影完一大輪」,進店後又再影。

打卡潮3個月便過去,回歸平靜

這間店開張半年。阿豐說,打卡潮大概三個月便過去,一陣蜂擁過後終於靜下來,現在才是真正迎難的時候。當初開業,傳媒爭先採訪,有雜誌記者搶不了「頭啖湯」,「我說答應了另一傳媒先訪,讓他先等。」記者不甘後人,連同攝影師假扮客人,拍了幾個包點,沒訪問,內容餡料腦作,總之大字標題「文青cafe」、「打卡cafe」便吸引大堆港女讀者。Foodblogger在IG分享帖文又加句「好正嘅文青cafe。」阿豐對文青二字反感:「文咩青啫,係咪擺乾花、餐牌啲字細隻啲就叫文青?」員工笑言這裏播王菲的歌,老闆落單錯別字何其多,甚少客人拿書出來看,「這裏是文盲Cafe才對。」這裏簡單如一個賣包,讓人安坐的地方,希望客人看重的是他們的出品。看見為影相遲遲未進食的客人,這裏的員工比老闆更為焦急:「心諗你哋快啲食啦,嘢緊係襯熱食先好食。」阿豐卻笑言,下次上菜時要不忘奉上一句:「不要拍,趁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