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寒流】最凍一天未必最危險? 長者低溫症滯後發病不能忽略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今個星期香港受到寒流來襲,天文台預測整個星期氣溫都普遍在9度以下。對許多人來說,寒流是穿漂亮冬裝或在火鍋前大吃一頓的好日子,但持續的寒流對長者和露宿者來說,卻隨時是有生命威脅的日子。
如何辨識長者和露宿者在寒流下的需要及提供適切的幫助?提供平安鐘服務的長者安居協會及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都有些具體的建議,給予家人與社區人士。

如果還有印象,踏入2018年,我們在一月上旬也曾迎來一次寒流,寒冷天氣警告由1月8日持續至14日,而在1月9日凌晨4時左右更錄得最低溫度7.9度。半個月後,本周再次寒流來襲,根據天文台的九天天氣預報,到2月6日氣溫將持續寒冷,最低溫度都會在10度或以下。

最冷一天 未必是最危險的一天

在溫度驟降的日子,不時都會聽到長者或露宿者因抵受不住寒冷而送院。長者安居協會呼援及關懷服務經理蕭慧蓮指出,在1月平均每天有2,000人次使用平安服務,而在8-14日的寒流期間,在1月10日(即最冷一天之後),求助達最高峰共2,300人次;而在1月15日(即六天後),單日共有157宗個案需要送院治理,比平日平均100人,有明顯上升。

她認為,這現象反映出寒流對長者的威脅,未必在最冷一天,反而往後數天才是關鍵。「在最凍那天未必會按鐘求助,他們慢慢才會感到不舒服或感冒初起,最初沒為意或未必想立即看醫生,要隔幾天後才會按鐘。」

由20年前一次寒流引致過百名獨居長者猝死,讓香港的「平安鐘」服務面世,發展至今天的「平安服務」。(資料圖片/鄧倩螢攝)

這現象,恰巧從急症室的求診數字互為呼應。香港急症科醫學院教育委員會主席徐錫漢醫生指出,2010年有本地的研究指出,低溫天氣增加急症室求診人次有滯後的現象,通常是最低溫日子的3-5天之後。而從臨床數字可見,在最低溫的一天,急症室求診人次會略有下降,估計是寒冷天氣減低人們求診意欲所致。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徐錫漢醫生指,嚴重的低溫症可令腦部缺氧,患者會出現神智不清或胡言亂語的徵狀。(高仲明攝)

滯後發病 低溫日3-5天後最高危

徐錫漢指出,氣溫下降,人體免疫力會轉差,若沒有適當保暖,容易感染病毒或疾病;另外,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甚至中風,都特別容易在低溫天氣下病發。至於低溫症,有時是因,也有時是果。「低溫症意指體溫低於攝氏35度,它可以引發併發症。有時對於一些本身有病或體弱的人,因抵抗力減弱,身體在寒冷環境下會演繹為體溫低。」他舉例,有些肺炎患者的表徵未必是發燒,而是體溫過低。

住院舍長者也可能患低溫症

所以,寒流天氣下,長者、獨居人士或露宿者尤其需要照顧。徐錫漢指,老人對於溫度變化的敏感度較低,若保暖不足容易出現低溫症;而居於護老院舍的長者,若本身患病令調節體溫的功能失效,即使居於室內也可能出現低溫症,急症室有時也接收此類個案。故此他建議院舍在寒流日子,最好定時替長者量度體溫及觀察長者身體狀況。

什麼是低溫症?
身體溫度低於攝氏35度以下。
早期病徵:不明顯,較難察覺。包括:面色蒼白、反應遲鈍、身體活動減少、疲累、渴睡、暈眩等。
嚴重病徵:維生指數轉變,如血壓下跌、心跳變慢;器官功能如肝臟、腎臟等受影響、神智混亂(因腦部缺氧缺糖)、昏迷。
處理方法:注意保溫、定時量度體溫以作預防。萬一低溫症病發,及早送院治療。

寒流下,不論急症室或長者平安鐘服務,都發現求診或求助高峰期,是在最冷一天的數天之後,市民不容鬆懈。(高仲明攝)
長者安居協會呼援及關懷服務經理蕭慧蓮指出,上周寒流來臨前,他們已向長者發出語音信息,提醒他們預備寒流來臨,「未必所有長者會看新聞知道寒流來,要主動提醒他們。」(鄧倩螢攝)

慰問獨居長者

其實,長者安居協會的平安鐘服務亦是因為1996年的一次寒流中,有過百名獨居長者猝死後,由民間發起成立。服務由最初的「平安鐘」,發展至現在兼顧室內固網及戶外手機用戶的「平安服務」,用戶約逾8萬人,超過九成為長者,平均年齡約70多歲。而求助個案約10%需要送院,其他90%屬於情緒及社區支援。

蕭慧蓮說,有時長者與平安服務的關係,更多似是一種寄託。她憶起一月時曾有一老人在寒流夜求助,原來他到急症室求診卻忘記帶足夠金錢,離開醫院後才發現沒有車錢,惟有步行一句鐘回家,卻給平安服務「備案」,熱線職員替老人聯絡警方,最後由警車送他回家。

寒流之下,不同的長者可能都面對不知如何開口求助的問題,不夠禦寒衣物、不夠熱食、不夠保暖被子等等。他們均提醒家有長者、尤其獨居長者的人士,在持續寒流期間,不妨多致電長者傾談,透過聲音可初步辨識長者身體狀況。一個小貼士:如果聽出長者氣促或言語不清,有可能是低溫症的先兆,最好親身或請鄰舍(如長者居於偏遠地區)探望,以免錯失及早求醫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