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要80萬買課程? 這沒有教練sell堂 街坊免費齊做運動

撰文:柯詠敏 黃泳樺 洪藹婷
出版:更新:

再大型的連鎖健身店,比如California Fitness,也有被清盤關門的危機。但做運動本來不是富人專利,不必落得被職員圍攻,簽下十年合約欠幾十萬卡數的下場。港九新界都有這麼一班街坊,不為月費不為跑數,定期一起做運動。他們不用斥巨資,還練成強健體魄和堅固的情誼。

很久以前,運動就是一種落地、跟日常作息同呼同吸的生活態度。男生總有一段樓下球場踢波的屋邨時光,伴隨成長。師奶仔在公園屈膝耍太極講養生論減肥,鄰里關係如此展開。

運動從來都是一種聚集群眾的手段,英政府老早懂得拿來作為「懷柔」、「安置社會躁動」的工具,否則麥理浩不會在六七暴動以後,留了香港四成面積作郊野公園,好讓青少年都上山「宣洩活力」。民間何不自用之,以凝聚下一場運動的群眾?

現在的鐵人都跳出香港,跑馬拉松、踩單車也要越野,但一個人的堅持太寂寞,隔壁鄰居隨時約到樓下流一場汗,然後吃個生煎包,這是街坊才懂的撫慰。我們需要運動,正如我們需要一個群體能給予的公共網絡。用安多酚在各區拉出一條條的線,交織成一個個網,以承托彼此生活的悲和喜。

西貢的人,為一個上了天堂的人,每周約定跑一晚步。天水圍的人,天南與天北,圍城跑一回才碰得上。沙田棒球隊的隊媽說,波,要打得有品。跑馬地草地上的人,把不要的跑鞋都捐到肯尼亞去。每個區,好像都有個春夏之交的約定。

你家附近也有春夏之交的約定嗎?如果沒有,Make it happen!

攝影:馬熙烈、潘思穎

天水圍.圍城跑
沙田.棒球隊
跑馬地.Boot Camp
天水圍: 天南與天北的街坊聚腳點

他們自稱「圍城跑手」,全是天水圍街坊,每晚從運動場出發,跑到街上繞城一圈,再回到運動場終結。11年來,跑步為他們帶來的羈絆,沒有在到達終點後散去。運動場以外,又是另一個起點。

跑友Amy買來兩大盒生煎包,跑友笑說:「所以跑極都有肚腩。」
圍城跑手說希望更多年輕的街坊一起來跑。

天水圍大致可分為南北,俗稱「天南」及「天北」。「天南」以私人屋苑嘉湖山莊及兩個歷史較悠久的公共屋邨為主,包括天耀邨和天瑞邨;而「天北」則集中多個公共屋邨。圍城內有一條河貫穿南北,卻連結不上兩頭的街坊,他們仿如各有各的生活圈。

跑者都各有節奏、各有路線,圍城跑友的路線卻是重疊相交的,把活在天南和天北不同角落的街坊,聚集在這個運動場上。

每次跑步後,由拉筋到按摩,跑手都愛聚在一起。
沙田:《點五步》真實版 棒球是體育 也是德育

運動,可以平天下,化干戈為玉帛。中國有乒乓外交,伊朗和美國也因為1998年足球世界盃而逐漸破冰;運動,可修(瘦)身,也能齊家,治社區。香港每個地區也有自己的代表運動,長洲是滑浪風帆,南區是龍艇,沙田一定是棒球。

最近,被喻港版《KANO》的電影《點五步》,向香港人重新介紹本地第一支華人棒球隊——沙燕隊的光輝事蹟。官方組織馬鞍山民康促進會的「沙田第一」於1982年建立沙燕隊,首年便打敗勁旅日本隊,勝利媲美香港足球隊賽和中國國家隊,政府更將城門城的行車橋命名為「沙燕橋」。

如此,一個棒球隊成長,也是象徵着一個社區的興起。

沙田少棒隊友誼賽雖然落敗,小隊員都盡興,脫下帽子向家長、對手和球證道謝。
小朋友打棒球最大的敵人是「怕波」,害怕扔過來的棒球,教練各出奇法幫他們克服心理障礙。

沙燕是沙田的少年棒球隊,年紀由6至16歲也有。但是小小的一支少棒隊,名聲已響遍日本、韓國、大陸和台灣。2012至2014年期間,沙燕代表香港連續兩年,進軍墨西哥為5歲以下小朋友而設的棒球世界賽;上年又在中山出戰全國賽,用沙田之名獲得第4名。

相比30年前,現在訓練方法更多元化,用上不少器材。
教練鄭昊之(右二),20年前是小球員。從廈門回留,他表示中港訓練方法不同,廈門的訓練更艱苦。

跑馬地:散聚各區的中心

因為家庭問題,阿鏘每天6點45分來到跑馬地馬場內的欖球草地,在這片草地上,他的身分是班長,有一群同學和一個教主,上的課叫Boot Camp,即是用最快速的方法操練肌肉,每天一起瘋狂最少2小時。

Boot Camp有很多動作也需要一起完成,而非單獨訓練。
教主Kim (中) 是整個Boot Camp的靈魂。

他們幾乎每天早上一聚,平時通常有50、60人集訓,星期三、五、日做這些Boot Camp動作,每周四跑完步游水,游完水跑步。狀態好的,會一起報名參加各類比賽,三項鐵人也好,毅行者也好,像最近,他們第一次一起報名參加台東的單車比賽。做運動的人大概都懂,每一次比賽都是逼自己突破的一個機會。

健身教練Chris認為任何地方也可以做TRX,包括炮台。
阿宗示範「人旗」,逛街時他們「職業病」會發作,看到燈柱便構思新花式。

Boot Camp的人亦常玩一個遊戲。他們有一個WhatsApp群組,集訓以外的日子,教主會額外給一些練習,有片有真相,同學要拍片放上WhatsApp群組,證明達到要求,若達不到,便要選擇一個慈善團體捐錢,每次捐的團體也不一樣。

漣漪就是如此從一個中心聚了又散開。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