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場景.下】土瓜灣曾是電影之城 90年前港產片遭政治打壓?

撰文:伍麗微
出版:更新:

在蛛絲馬跡中互為對讀、加以引證,是王冠豪這種骨灰級影迷最樂此不疲的事。這也是他後來辭去正職,專心鑽研電影場景的主要原因。他說自己受奇夫的《電影現場之旅》影響甚深,奇夫亦是骨灰級影迷,可惜場景之旅出了港島篇之後沒有下文。攝影:吳鍾坤

外國網站「hkcinemagic.com」亦是他了解香港電影的另一個途徑,這個網站由幾個外國影迷營運,儼如港產電影資料庫,夾雜一些電影人訪,不是訪問周潤發、劉德華等大明星,反而是尹子維、徐錦江、邵音音、陳觀泰、梁小龍、鄒兆龍這些不起眼的演員。「從他們挑選的訪問對象,可見他們的細緻及對香港電影的尊重,那我們是否也能做一些事來介紹我們的文化?」

啟明街經歷過熱鬧的歲月,以前有街市,附近又是山寨工廠林立,車水馬龍,但後來製廠北移,街市搬遷,變得蕭條不已。此地亦是《狗咬狗》、《踏血尋梅》的取景地。(吳鍾坤攝)

土瓜灣曾是影城

早些日子,他回到熟悉的土瓜灣,帶朋友走了一趟這個快將消失的舊區。小時候他曾短暫住在這裏,搬到觀塘後亦不時過來探外婆,對這邊的工廈、唐樓並不陌生。後來全心投入到場景探索工作後,他在翻查資料的過程中,愈發覺得這裏獨特,不僅富草根氣息,更與電影息息相關。

1930年代,北帝街曾是「影城」,先有邵氏兄弟在此設立天一港廠,接着,全球影片、四達影業、世界影片、大觀影片等公司亦先後進駐。後來,多部影視作品都在這裏取景,比如《英雄本色》、《新不了情》、《重慶森林》以及無綫劇集《大時代》等。「我們現在講保護粵語,原來1920、1930年代,國民政府一直用不同的手段打壓粵語,譬如教書要用國語、下粵語片禁令等,當時關德興、吳楚帆等演員上書,要求國民政府收回成命,並在刊物刊登聲明,當時的電影人很有風骨。」他補充道。

近年不少荷里活電影亦喜歡在香港取景,除了聞名遐邇、已成打卡點的鰂魚涌怪獸大廈,還有土瓜灣益豐大廈。由A、B、C、D四座組成的益豐大廈四通八達,似變奏了的四合院,走廊不見盡頭,狹長的格局予人壓迫感,尤其適合拍追逐戰,吸引了《世紀戰疫》、《變形金剛4》、《斯諾登風暴》等劇組在此取景。

但在王冠豪眼中,益豐不純粹是「片場」,它還自帶一種迷離的色彩,「這裏發生過很多離奇事件,也有很多兇宅,1980年代曾發生過水箱藏屍案,1990年代又有屯門色魔在此犯案,黃柏文後來更拍了部片叫《重案實錄之水箱藏屍》,由李修賢主演……」這時電梯門打開,剛巧有個阿伯一手拿着磨刀石,一手拿着刀走了進來,完美呼應這幢大廈的前世今生。

啟明街、美景街及十三街附近的工廠大廈則深受本地劇組歡迎,譬如啟明街與榮光街交界處,以前多麼繁榮興盛,如今卻是一片蕭條,鄭保瑞的《狗咬狗》便在此拍下重案組探員偉(李璨琛飾)與殺手細鵬(陳冠希飾)相遇的一幕;美景街的甘露甜品店則是《大時代》丁孝蟹(邵仲衡飾)與方婷(李麗珍飾)約會吃甜品的地方。

王冠豪近年辭去正職,穿梭舊區挖掘電影場景。(吳鍾坤攝)

消逝的天台景觀

因重建發展而消失的電影風光不少,但最叫人無奈的或許是天台景觀,這是香港電影的常見場景,也是基層居民其中一個居住之地。《無間道》梁朝偉與劉德華在天台對峙,《大時代》鄭少秋在天台將兒子逐個拋下,《樹大招風》林家棟與姜皓文蝸居在天台屋,《狂舞派》一群街舞玩家在天台大顯身手……

「舊區天台不是很高,但可以看見很多城市景觀,香港電影其中一個特點便是天台,這在外國電影中較為少見。」而每個舊區天台,都有不同的個性,土瓜灣東南工業大廈天台對正十三街,原可遙望啟德,但近年周遭一幢接一幢高樓大廈落成,遮擋了不少景觀,這種變遷可在2013年翁子光拍攝的《微交少女》及去年的《一念無明》中反映出來。

另一個在長沙灣昌華街的天台,則有完全不同的景觀,置身於此,猶如被魚骨天線包圍。「郭子健第一套戲《野.良犬》,便專登揀長沙灣天台拍攝,因為這裏有天線海,現在很少地方可以睇到天線海了。」他還記得自己曾問過郭子健,天線海在哪裏,郭子健答在深水埗與大角咀交界,已經拆了,後來他偶然走上天台,才意外找到這個連導演都忘記了的遺珠。再後來,他發現原來不只《野.良犬》,《門徒》、《老港正傳》都在這個天台取過景。

我不知能夠行多幾多次,這些(景色)快要失去了,沙中線一起,都沒有了。
王冠豪

由無數日常場景交織而成的電影,拉開了觀眾與現實的距離,以至於尋找場景這件事,也變得異常浪漫,但他說:「所有場景都不過是一個地方,土瓜灣可以講好多影人影事,天台也有很多故事,最終反映的其實是香港的輪廓。」

一個場景,一個故事,背後牽繫着一段歷史,他站在土瓜灣金賜工業大廈,望着遠處塵土飛揚的啟德,身後是陷於重建陰影的唐樓群,新舊交錯,隱約看到從前的土瓜灣正慢慢消褪。「我不知能夠行多幾多次,這些(景色)快要失去了,沙中線一起,都沒有了。1950、1960年代這裏曾經很繁盛,紡織、五金等輕工業興起;1970年代發展新市鎮,工廠搬過去了;1980年代改革開放,大廠搬走,留下的建築變成發展項目,環八街(環字八街)快要清拆,這些天台景觀,也不復見了。」

《歲月神偷》曾因為找不到場景而一度打算到馬來西亞檳城拍攝,《東風破》、《一代宗師》、《明月幾時有》都在開平取景,香港愈來愈難找到具歷史感的場景。「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而不自知、不珍惜,我們香港人太過妄自菲薄。電影場景是很好的途徑向人介紹我們的文化及價值,我希望從我喜歡的電影,帶大家重新認識這個地方,從而睇得起這個地方。」

上文節錄自第11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5月21日)《骨灰級影迷趕在重建前朝聖 帶你穿梭光影故地》。

相關文章:【電影場景.上】骨灰級影迷舊區朝聖 發掘香港另一面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