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港童出聲1】老師每天在課室倒數考試日 中學生:人生好可悲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基層家庭出身的中五學生周錦濤(Tom)行走在他熟悉的逸東邨,帶我們到一張無人的乒乓球桌前。炎熱夏天的下午五時,學生從學校趕去補習社或回家做功課,誰有時間去玩?看著旁人補習課業繁重大呻辛苦,Tom 似在局外:「一日的時間除了返學,剩下就是補習和食飯——這樣的人生好可悲。我的腳步比較慢,不用識飛天,行路也可以。」
慈善機構「救助兒童會」最近籌備兒童交換書信計劃,請本地學生和其他國家兒童做筆友,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煩惱。Cindy、Andrea和Tom都是參與計劃的中五學生,三人的信中不約而同說到自己讀書的壓力。三個十七、八歲的學生對社會提出很多問題。
(攝影:鄭子峰)

Tom以前常跟朋友到這裡打乒乓球。不過因為家人工作忙,他需要幫忙照顧年幼弟弟,有段時間較少去玩。
香港社會思維是精英主義,所以不停谷成績,要谷出最專業的律師、醫生等,他們的學分要最高。屋企人會想你搵好工,以後照顧到自己,保障到生活質素。但如果過分追成績,令自己太忙就是放棄了現在的生活質素,令自己不開心,有沒有明天已是另一回事。
中五學生 Tom

問題一:「讀書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快樂嗎?」

公開試在即,三人的數學老師會跟他們計數,扣掉假期還有90幾日上學日,除開每科平均還有30小時學習,這樣一分一秒地倒數;例如他們旁邊同學快速揭動補習教材紙頁的聲音;例如同學考試開考五分鐘就加紙。

受訪那天,Tom穿著的T-shirt上面印有一個電池量的圖案,顯示電力不夠之下,還有一行英文寫道:Help me。「香港社會思維是精英主義,所以不停谷成績,要谷出最專業的律師、醫生等,他們的學分要最高。屋企人會想你搵好工,以後照顧到自己,保障到生活質素。但如果過分追成績,令自己太忙就是放棄了現在的生活質素,令自己不開心,有沒有明天已是另一回事。」

這伙中學生不明白為何學習最後變成操練?「大家讀書是為了向上流動,有好的生活,到最後目的是想開心,但迫自己操練並不會真的開心。」Andrea說。

三個中學生不約而同地看開了:同輩和家長壓力滿天飛,自己更要鎮定,才能咬緊牙關捱過去。
人們說學生抗壓能力低,但部分壓力來源是讀書,卻沒人想過要解決,只覺得是我們的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
中五學生 Cindy

問題二:「自殺的人為何反被怪罪?」

去年9月,中學生自殺案接連發生,其中一個結束生命的女生,來自Cindy就讀的學校。時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當年回應,是學生不懂得生涯規劃導致一連串自殺。三位學生顯然不同意這個說法。「人們說學生抗壓能力低,但部分壓力來源是讀書,卻沒人想過要解決,只覺得是我們的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Cindy說。

「自殺新聞的留言可以很冷血,說自殺的人是廢青,浪費屋企人的錢,怪自殺者卻不是思考原因。」Tom這樣回應。

Tom 覺得有些香港人只看到自己,於是他們看見自殺新聞,第一反應就是怪罪自殺者。
牽涉兒童的教育制度,兒童有沒有權利發聲?(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如果(政策討論)只有他們(專家)參與,就只有他們的角度,他們想像中對我們好的事,未必是我們buy的事,例如強推BCA(基本能力評估計劃)。
中五學生 Tom

問題三:「兒童為何沒權就政策發言?」

「好多人唔會聽中學生嘅苦,覺得讀書好幸福。所以有時同學會覺得發了聲也沒用,只會忍。」Andrea說。Cindy曾經就兒童政策到立法會發表意見。「我感覺到,我們可以講,但他們接納意見與否就是另一回事。我們講出壓力,源頭是教育制度的問題,其實可以改善,卻沒人打算去做。」

Tom(左)、Cindy(中)、Andrea(右),三個中五學生。(李慧筠攝)

過去幾年的社會運動,令Tom從不理世事轉而每天關注時事,從覺得《城市論壇》沉悶到每星期追看節目。他有板有眼地跟記者討論起最近的高鐵事件:「高鐵未開車已經好多意外頻生,像車軌變形。地鐵主席馬時亨的言論令人好失望。」馬時亨比喻茶餐廳開張前漏水,沒理由向未來的顧客公佈。「這比喻不恰當,高鐵是用公帑興建的,而且公共交通如果出事,會威脅乘客生命,不能和餐廳相提並論。他說記者不用取得太多資料,可見他們拒絕和公眾交流。」問高鐵關兒童事嗎?他答:「高鐵當中涉及好多爭議,例如一地兩檢的法律,以及安全問題。大家都是潛在的乘客。」

他相信年齡並不會限制他們向社會提出建議的能力,甚至不少政策本來就以兒童為對象。他認為很多時候政府並沒有回應兒童的需要——如教育局未有回應家長和兒童取消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的訴求。有說未成年人思想未及成熟,容易被洗腦,Tom並不認同,「如果(政策討論)只有他們(專家)參與,就只有他們的角度,他們想像中對我們好的事,未必是我們buy的事,例如強推BCA(基本能力評估計劃)。」

訪問當日,Tom穿的T-shirt印著快沒電的標誌,這或者能夠代表許多學生的心聲。(李慧筠攝)

政似換屆後還有兒童事務委員會?

他們的聲音能否送達立法層面?多宗虐兒、學童自殺和校園欺凌案引起社會各界要求政府行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承諾設立「兒童事務委員會」,聚焦處理兒童成長中面對的問題,委員會剛在5月底正式成立。委員會主席為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當然委員包括教育局、食衛局等局長;非官方委員則包括醫療、教育、社福界人士,關注兒童權益的團體及少數族裔等,其中包括兩名在城市大學及港大法律學院就讀的學生。他們任期為兩年,至2020年5月31日。

Tom相信中學生在長期的批判思考訓練底下懂得分清對錯,也有能力就議題發表意見,推動社會進步。

委員會對象涵蓋18歲以下的兒童,當中以14歲或以下兒童為工作重點。有關注兒童權利團體認為,現時建議委員會組成代表當中沒有基層兒童及民間代表,直指委員會離地;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撰文批評,委員會形式與扶貧委員會類似,主要功能為協助推行政策,而非如聯合國建議般有能力監察政府施政,有法定權力獨立調查與兒童有關的事件。「兒童事務委員會應獨立於政府,委員會的地位應類似平機會、申訴專員公署,而不是只具備一般諮詢功能。」(見另稿)

除了嚴肅議題,遊樂場的設計等社區議題上,兒童聲音相當重要,但現時他們卻並沒有恆常渠道發聲,而委員會在政府換屆後是否繼續運行,仍屬未知之數。

在今次書信計劃中,Tom和其他人分享了什麼煩惱?詳看下篇:【幫港童出聲.二】Carrie Lam,可否阻你十八秒鐘看看信?

救助兒童會「書信交換計劃2018」希望透過不同國家與香港兒童互來書信、拍攝影片分享生活及煩惱,令社會關注兒童權利。計劃針對幾個討論範疇,包括兒童權利、家庭支援、精神健康和學習環境。計劃負責人Ian相信交換書信令不同國家的兒童有渠道去分享和討論,再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像Tom的少年,其實有不同事件啟發他關心社會,再去想方法與人溝通、討論,絕對不是人云亦云。就看政府會不會把兒童聲音放入去(委員會)。」計劃分階段進行,在八月和十月將會招募更多兒童參與交流,直至2018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