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只能到庇護工場? 有學生僅能動指頭 老師助其出繪本

撰文:顏寧
出版:更新:

庇護工場,似乎是特殊青年學習的終點。但事實上,像淇淇這類肢體障礙學生,弱視、手失去觸感、四肢走路不穩,難以報讀飲食、清潔、包裝等職業訓練,亦不適合在庇護工場工作。邁步展才聯盟主席李灼康說,這全因學生缺乏機制和機會去發展。
淇淇一直夢想成為配音員,卻因弱視而一度覺無可能實現,幸得老師相助,才沒有埋沒其響亮、開朗的聲線為人說故事。

淇淇的故事:

【罕見病配音員.上】突然失明、日吃過百粒藥丸 全球僅3個病例

【罕見病配音員.下】全港唯一確診 弱視女為《反斗車王 3》配音

李灼康:「冇一個較為新啲嘅思維去諗,究竟佢哋每個青少年需要嘅係啲咩嘢?冇一個咁嘅機制,冇乜機會畀佢哋。」(黃寶瑩攝)

課程單一忽略學生志向:不外乎都係清潔、包裝、零售

在特殊教育界工作34年的李灼康說,主流學校裡的「生涯規劃」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志向,但特殊學校的「生涯規劃」往往變成生活自理的訓練,或預備他們未來進入庇護工場工作,在學校的環境裡模擬工場的工序和工作環境,選擇狹窄,缺乏協助學生發現的志向。

肢體障礙的學生畢業後,每屆百多人裡只有1、2個能升讀大學,其次可以嘗試報讀展亮技能發展中心提供的職業訓練課程,例如零售、飲食、包裝、等等,然後公開就業。然而,若能力無法入讀,他們就要輪候庇護工場,但手腳活動能力需足以應付工作,例如包裝、汽車美容、縫紉等等。若然不能應付,他們只好輪候展能中心,學習自我照顧、社交及簡單工作技巧。李灼康說,特殊學校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支援、資源方面,智障學生的選擇比肢障更多。

而且,即使學生幸運地符合庇護工場要求,輪候時間長,畢業後也被投閒置散,埋沒他們的才能:「通常快則2、3年,慢則5、6年,畢業之後就喺屋企度吽。」

以淇淇為例,即使她有寫故事的創意,擁有一把說故事的聲音,卻因弱視難找配音工作,現時卻沒有合適資源可以培訓她。李灼康說,這反映現有資源和服務單一化:「培訓佢哋都不外乎清潔、包裝、糕點、零售,呢啲工種。從一個正常人嘅角度去睇,呢啲係啱你㗎啦,呢啲係你要㗎啦。冇一個較為新啲嘅思維去諗,究竟佢哋每個青少年需要嘅係啲咩嘢?冇一個咁嘅機制,冇乜機會畀佢哋。」

淇淇一直夢想成為配音員,卻因弱視而一度覺無可能實現,幸得老師相助,才沒有埋沒其響亮、開朗的聲線為人說故事。(黃寶瑩攝)

社會、學生自身期望偏低:唔敢向上望

李灼康早在80年代修讀特殊教育時,已覺特殊學校畢業生就業選擇單一,至今依然沒有突破,也是出於社會觀念沒有改變。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眼前的選擇,整個社會甚至學生自身都不敢抱有期望:「學生都唔敢向上望,只係向下。學生會覺得我唔得㗎啦,vtc唔得咪去庇護工場囉,唔敢對自己有好大嘅期望。」

聯盟副主席譚蘊華有位學生一直希望成為麵包師傅,病患使他步行時「拐吓拐吓」,被評估為不宜在濕滑的廚房工作,因此被拒絕申請烘焙的職業訓練課程:「發配咗佢去另一個課程做包裝,其實同學仔返嚟就話,我唔開心。」李灼康說,只是他走路時雙腿交叉,左搖右擺看似容易跌倒而已,從來也未見他跌倒過。其後,譚蘊華替他找到外面的烘焙課程,他也能順利完成,現時決心未來成為一位麵包師傅。又如淇淇的例子,即使弱視,只要有人讀稿、拍一拍肩膀提示開始錄音,她同樣能完成配音的工作。他說,這是源於一般人對肢障青年的不理解和擔憂。

點擊看淇淇的故事:

+3
摩菲亞只有頭部和手指能靈活活動,喜愛畫畫,有出版社願意配合,現在已出版過3本繪本。(由受訪者提供)

唔係要可憐佢哋,佢哋只係需要機會。

「佢哋唔係又傷又殘,只係有障礙。如果幫佢移除咗障礙、改變環境,佢哋嘅能力同一般年青人係差不多。唔係話今日可憐你,畀少少你做。佢哋唔係需要我哋嘅幫助,佢哋係需要一個好特別嘅機會、考慮畀佢嘗試。」李灼康說道。

為了填補這班學生多元的就業需要,李灼康和一班特殊學校的老師組成「邁步展才聯盟」,為這班學生尋找和配對資源,讓他們能發揮所長:有配音老師願意教淇淇,讓她能為動畫配音;有位學生只有頭部和手指能靈活活動,喜愛畫畫,有出版社願意配合,現在已出版過繪本;「如果我哋唔行出去搵呢啲資源,無think out of the box(以創新的方式思考),跳出去諗多步,其實呢樣嘢係唔會發生。」 譚蘊華說。

李灼康和老師們,按著他們各自的興趣和需要,為每位學生逐一配對;希望透過平台連結社會上的有心人,給予這班年輕人一個機會。

【罕見病配音員.上】突然失明、日吃過百粒藥丸 全球僅3個病例

【罕見病配音員.下】全港唯一確診 弱視女為《反斗車王 3》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