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到病】椎間盤突出病人住劏房病情惡化:申請體恤安置不獲批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秀琴有椎間盤突出,腰間長了骨刺,痛症嚴重時可以整整一天無法下床走路。她與兩個兒子搬過不下四次的劏房,劏房沒有洗衣機,她要蹲下來洗衣服、房間通道狹窄令她經常要彎下腰來,環境間接令她病情惡化。她百病纏身:糖尿病、情緒問題、耳鳴通通找上門來,醫療費又是一大開支。面對業主不斷加租,她無可奈可只好逃到工廈蝸居。每天吃著幾種不同藥丸減輕痛苦,但唯獨住工廈的憂慮無法靠藥物解除,秀琴嘆了口氣:「我都知道危險,但係出面係租唔起,我都冇辦法。」
攝影:羅國輝

搬貨扭傷 站立十小時小腿感疼痛

多年前秀琴在餐廳做侍應,工作十小時全程站立,下單、結帳、外賣通通都要做,忙起來時還要負責搬貨。有一次她搬著十多二十斤的食材,彎下腰時不慎意外扭傷,幾天後右腳小腿開始隱隱作痛,跑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那是坐骨神經痛,後來小腿痛至無法上班,秀琴又不諳勞工法例,沒有要求僱主賠償就自動請辭回家養病,沒想到幾個月後病情惡化,疼痛由小腿蔓延至腰椎。

多年前懷疑因工傷而扭到的脊椎,到今時今日也隱隱作痛。

環境狹小要經常蹲下彎腰令病情惡化

自五、六年前辭職後秀琴便失業至今。她獨自撫養兩名正在上中學的兒子,每月只靠政府約1萬5千元的綜援生活。最初她住在月租二千六元的80呎劏房,晾衣要掛在窗邊,可是通往窗邊的路只有讓一個人通過的距離,頭頂上就是兒子睡的床鋪。結果每次去晾衣她都要彎下腰來,經常因為腰痛無法彎腰而撞到頭,「有時唔記得有張床係度,踎得太低就會撞到。」秀琴說。又試過環境狹小得要與兒子同睡地板,最後統統加劇了腰椎病情。

秀琴腰痛得厲害,打算到公立醫院做手術,手術前要先做照磁力共振確認病情,惟排期都要等兩年,她等不及,到大陸醫院照了回來,香港醫院又不承認,她說:「我睇好多病,都係要等.」現在她在社工協助下申請基金到私家醫院照磁力共振,希望能儘快做手術。

她又住過要共用洗手間、月租三千的100呎劏房,家中環境窄小得連放下一部洗衣機都是奢侈,要洗衣只好到共用的洗手間蹲下來洗衣,結果一蹲又令椎間盤突出病情惡化。「去醫院睇醫生,佢話呢啲係小動作,叫我做少啲,可能都會影響腰骨。」劏房無法放下洗衣機也沒有辦法,她唯有繼續蹲下洗衣,直到前幾年她確診患有腰椎盤突出,腰椎之間還長了一長4厘米的骨刺。

醫院止痛藥無效 自費額外開支 

腰痛情況時好時壞,痛得厲害時她形容大腿像「斷了一樣」。早幾個星期下身疼痛得無法動彈,她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待感覺好轉後,慢慢扶著兩旁的床架才可以坐起來。她持續覆診,痛得受不了就到醫院打止痛針,秀琴說:「真係痛到死,行路都行到痛,訓覺都訓唔到。」醫生向她開止痛藥,但病情從來都沒有好轉,「政府醫院就係俾止痛藥你,冇咩幫助。」於是她又自行到外間看中醫,每月又有幾百元額外支出。「我覺得自己都唔知點先醫治得好,中醫又睇西醫又睇,止痛藥又食,始終都醫唔到我。」她一臉絕望,訪問時一直看著窗邊,始終沒有注視過任何人。

秀琴把藥拿出來,結果愈攤愈多,看的人也心驚,記者問她吃這麼多藥會胃痛嗎?她說暫時不會。

住工廈每日提心吊膽:出面貴我租唔起

多年來他們始終沒有固定的居所,在區內來來回回,搬了不下四次。這幾年一家三口所住的地方原本相安無事,但近年租金飆升,原本所住的居所被業主加租,她們一家再也無法負擔昂貴租金,於是再次離開。秀琴無法走上樓梯,住的地方也要選擇有電梯的「洋樓」,租金因此相對昂貴。各項條件下逼使秀琴無可奈可地搬入工廈劏房,租金加上水電費,現時他們每月大概要付7千元:「呢到係平啲租,但係住得好驚,每次都擔心如果被查到,又要搬。」

百病纏身下,秀琴行動也成問題。兩名兒子自動負擔起買菜、煮飯的責任,而秀琴每日則渾渾噩噩在家渡日,身體好轉時就到附近教會上崇拜、做義工。到教會的原因,原來也與病有關:「我以前聽人講返教會病痛會好哂 ,我都諗住睇下可唔可以醫治。」

現在三口子的家有小小的120呎空間,放了兩張上下格床,還有一部洗衣機。但工業樓宇並非設計作住屋用途,雖然空間變大,但秀琴每夜還是會提心吊膽而無法入睡,怕工人運送大型貨品時不小心撞倒孩子、又怕被人發現後又要搬遷,常常半夜醒來自己偷偷啜泣。

曾申請「體恤安置」不獲批 

秀琴曾申請「體恤安置」房屋援助計劃,希望儘早上樓,不過近年經「體恤安置」成功獲編配公屋的個案數字由2011年至2012年度開始逐年下跌。根據社署數字,2015年至2016年財政年度中房屋署共編配1,458個「體恤安置」公屋申請。秀琴申請過體恤安置計劃,最後沒有下文。曾跟進劏房個案的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社工薛家進估計,社署或認為秀琴可以透過搬較大的房屋解決椎間盤突出的腰痛問題,因此未必能成為申請「體恤安置」的有力理據。他又舉例指出,過去曾為一個患有腎病的個案申請「體恤安置」,由於腎病病人需要較大的空間及良好的衛生環境,無論病人搬遷到任何劏房環境都不能滿足他需要,最後成功獲醫務社工轉介成功申請「體恤安置」。

有關注精神健康政策組織今年三月時曾表示近年政府收緊體恤安置審核條件,要求政府重新檢討體恤安置審批情況。

「體恤安置」是一 項特別房屋援助計劃,需由專業社工或授權人士為個案作全面評估,解決其居住問題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房屋援助。 二○一八/一九年度香港房屋委員會指將預留2 000個單位作體恤安置之用。
其中一項申請「體恤安置」的條件為:
-迫切需要一個長久居所,並因特殊境遇而出現社會及醫療需要 (如適用),及 已嘗試並證實沒有其他可行方法解決其居住問題

醫院的物理治療師教她幾套可以舒緩痛症的動作,有空她也會在家做。

當腰椎病情稍為好轉時,秀琴三年前又發現自己患上糖尿病,接二連三的病患像惡夢一樣往自己撲來。有一次她如常到醫院覆診骨科,和醫生談起兩個兒子不長進、又擔心業主加租,林林總總的不安令晚上難入睡,醫生懷疑她有情緒問題,因此寫信轉介她到看精神科。藥吃得愈來愈多,秀琴每天要吃兩次藥,將精神科藥物、止痛藥、糖尿藥一併吞下,早一次晚一次,隔兩小時後再吃醫治腰痛的中藥。「 而家睇醫生我都覺得冇咩希望,我只係希望早啲排公屋,唔洗擔心俾人查到冇地方住。」秀琴幽幽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