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障礙設施多是健全人士?輪椅使用者:有障礙的從來是人的態度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上月某星期日下午,輪椅使用者寶雯相約記者在黃金泳灘的巴士站等候,打算結伴一起坐輪椅到泳灘,有義工推來一輪手推輪椅供記者試坐。記者第一次坐上輪椅,接下來約200米前往泳灘的路程,本以為輕而易舉,真的試著以輪椅代步後,方知道寸步難行。

記者體驗坐輪椅

那日下午烈日當空,頭頂被太陽曬得一陣發熱,記者兩手抓著手推輪椅外輪,一下又一下地往前推,不消一會已經滿頭大汗,手臂發軟,一旁的義工大概不忍記者推得如此費力,輕輕提醒推輪椅的技巧:「你抓輪椅後一點的位置,就能走得遠一點,不用那麼辛苦。」

由黃金泳灘巴士站走到泳灘正門,有約200米的距離,記者上了輪椅後,首先挑戰的便是這條看上來平平無奇,走起來卻異常艱辛的路。(黃文軒攝)

從巴士站出發,走了大約100米的直路,然後到了轉彎路口向左轉,面向的是一條微微向下斜的道路,行人路上還有上月颱風掃倒大樹的痕跡,樹枝和樹葉橫躺在行人路面,留出一小撮空間,輪椅無法走過,只好走到下面的馬路去。記者還未掌握得到下斜的力度,迎面又駛來一輛私家車,身後的義工輕輕扶我一把:「這裡有點危險,我推著你下坡吧。」前面的寶雯坐著電動輪椅,無所畏懼地迎著車輛走過。

平坦路面,暗藏陷阱

走到平地處,漸漸掌握推輪椅的節奏後,又有另一難題——坐在輪椅上,身體感官似乎額外敏感,看起來平坦的路面,坐在輪椅上卻感到異常顛簸,寶雯卻說習慣了:「你見到一些鋪起來好漂亮的路,但是可能會有凹陷,對我們來說十分不便。」手臂要靈活自如的調節力度,才能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駛自如:左手太大力,會倒向右邊;相反右邊太大力,則會傾向左方。記者一直尾隨寶雯走在約一米闊的路面,平常可以輕易繞過的障礙,現今卻舉步維艱。

在無障礙通道上一隅無故放上了一個垃圾箱,輪椅距離垃圾箱不足一個身位,寶雯要駛過,也要有一定技巧。(黃文軒攝)

無障礙通道卻障礙重重

好不容易走到泳灘門前的無障礙通道,卻遇上一個垃圾箱佇立在入口的一隅,人與垃圾箱的距離只有約十厘米,要避過它卻比泊車更難,一不小心就容易人帶輪椅撞向垃圾箱,寶雯早已有心理準備,駕輕就熟地避過垃圾箱駛過去:「不時經過無障礙通道都會有這些垃圾箱放在一邊,我比較細小就容易過,若一些人體型或輪椅較大的,就過不到。」

為何無障礙通道卻障礙重重?就黃金泳灘無障礙通道上的障礙物,《01社區》於上週三向康文署及平機會查詢,康文署於三日後(上週六)通知記者,表示相關管理公司已移除該障礙物,並已檢查屯門區內各泳灘的無障礙通道,確保暢通無阻。至於平機會則表示,已在上週五提醒有關署方及管理公司,要求儘快清理障礙物。

不少輪椅使用者在使用港鐵的無障礙設施時,往往會遇到許多不便。(資料圖片/鐘偉德攝)

輪椅使用者:真正障礙是在於人的態度

有形的障礙容易除去,無形的障礙卻在你我周圍,要真正達到無障礙,寶雯說,關鍵在於人心。去商場的洗手間是一個典型例子:「有時在商場通往無障礙洗手間道路上,會有人擺放四四方方的大垃圾桶,或者在洗手間內擺滿雜物。」這個小舉動看似芝麻綠豆般的小事,對輪椅朋友來說卻茲事體大,寶雯無奈地說:「好多人會覺得『我只是放一會兒』,但很多時候不是只是放一會兒,我們去洗手間,因為雜物而無法進出。」寶雯試過上完洗手間,因為雜物阻擋了去路無法離開,最後不得不打電話到管理公司求救,找人來搬開重物,才能逃出重圍。

寶雯不得不語重心長地說:「不如大家都將心比己,考慮一下傷殘朋友的需要,你有其他選擇,為何你沒有需要,不將資源留給有需要人?」(資料圖片/鐘偉德攝)

排隊使用無障礙設施:用的人都是健全人士

又例如,間中寶雯要在門外輪候洗手間,看見出來的十居其九都是健全人士;或者在地鐵站月台等候電梯,卻見到滿滿都是非輪椅使用者在輪候,她要等上十多分鐘才可以成功搭電梯。經歷過種種無奈,寶雯不得不語重心長地說:「不如大家都將心比己,考慮一下傷殘朋友的需要,你有其他選擇,為何你沒有需要,不將資源留給有需要人?」

社會服務團體「親切」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對商場的無障礙設施進行調查,研究訪問了1435名一般市民及76名肢體障礙或視力障礙人士,同時到25個商場實地考察。調查結果發現,97%受訪者曾遇到無障礙設施,被錯誤使用或人為阻礙,例如有傷健廁所長期上鎖等;87%肢障或視障受訪者曾受到市民歧視,當中包括不友善的眼光、言論及排擠等。

「障礙從來都不是在硬件上,是在於軟性障礙,是人的障礙。」寶雯多番強調,即使硬件做得多好,若人的態度不改變,設施做得多好也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