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活在中港邊界60年 流浮山蠔戶:對岸煙花特別多

撰文:梁雪怡 柯詠敏 麥佩雯 陳穎然
出版:更新:

陳天才,名字好「威威」。他笑說,爸爸胸無點墨,貪「天才」二字少筆劃,又能取意「添」丁發「財」。天才的爸爸早在1940年代由深圳沙井鎮來香港,那時邊境還能自由進出,不用捱過風吹雨打偷渡來港,來港後辦張身分證便行。父親是沙井的蠔戶,當時內地環境不好,有不少同鄉過來流浮山「搵食」,所以他也跟着離鄉別井。天才說,那些年只有內地人來港做個「發財夢」,哪像今天,「上面」吃生蠔比我們吃得還要講究。從前游水偷渡來的,眼睛緊盯著香港的高樓與萬家燈火,總之游向有光的地方就對了。現在天才從流浮山遠望對岸,樓都起比這邊高......
攝影︰余俊亮

流浮山碼頭對出,正是深港西部通道,通往深圳蛇口,這條彷彿沒有終點的大橋分隔了后海灣兩岸。從流浮山乘坐小艇只需30分鐘,便可直達對岸的深圳。海上的養蠔戶可謂跨境一族的先驅,流浮山是本港僅有的生蠔出產地,在沒有明確界線的水域養蠔謀生。

每天早上8時多,蠔要拿到有陽光的地方曬一星期左右,才能把生蠔曬乾。

后海灣 站在「中港融合」最前線

1898年,英國政府向清廷租借新界,香港邊境曾擴展至整個后海灣。後來經過協議,才把邊境界線推前至后海灣中心,並以燈塔作為記號。從此,后海灣成為了港深兩地早期的聯繫。

后海灣分隔了香港和深圳,但同時聯繫着兩地養蠔戶的命脈。由於流浮山水域臨近珠江口,位於鹹淡水交界,十分適宜養殖生蠔。

流浮山一帶,由尖鼻嘴至下白泥連延13公里淺灘都是蠔田。對岸的養蠔業亦十分蓬勃,橫琴、汕尾、蛇口等地是內地生蠔的主要養殖地。

自50年代起,陳天才的爸爸於流浮山一帶養殖生蠔。62歲的陳天才自15歲跟隨父親到蠔田工作,現在兩個兒子也是養蠔的。

不需賺大錢 但求別餓死

他的父親在1940年代由深圳沙井鎮來香港,那時邊境還能自由進出,來港後辦張身分證便行。父親在沙井也是蠔戶,當時內地環境不好,知道有不少同鄉過來流浮山「搵到食」,所以也跟着過來。

「汝記」取自其父親的名字——「陳汝恩」。記者說,「陳天才」的名字好威,他笑道:「我爸爸只讀過半年書,無乜墨水,所以改我名叫陳天才,貪筆畫少啩。我猜他本來想取『添』丁發『財』的意思,但不懂寫個財字。」

中國人取名愛講意頭,「搵到食」對上一輩很重要。那個「食」是僅堪餬口的意思,不需要賺大錢,只求別餓死。老豆一輩子養蠔搵食,陳天才也理所當然繼承父業。

「對我們來說,幹哪一行搵到生活費就慢慢有興趣,屋企得我一個仔,責任所在,我不做的話爸爸會很辛苦。養蠔冬天很凍,夏天又很熱,收入不穩定,水太鹹的話蠔又會死,打風的話,蠔排會飄出海,那就血本無歸了。所以我常常憂慮天氣,怕多颱風。」

陳天才的家正望向深圳,每晚都見到「世界之窗」的煙花。

一座燈塔 區分香港與深圳

陳天才小時候,是在流浮山海域靠岸的泥地養蠔,蠔農在船上等待潮退,然後踩上泥灘,把瓦片、石頭放在泥灘上,讓蠔苗依附在上面。然而這種方法較吃力,而且產量有限,因此,蠔農於1980年代改為採用浮排養殖法,將附有蠔苗的瓦片用尼龍繩串起,吊於竹棚上,讓蠔苗進食海中微生物。一個蠔排大約有600多串蠔苗,可生產幾萬隻生蠔。陳家從泥地遷移到后海灣海面,自此與內地蠔農分享同一個海灣。

現時流浮山海域有多達7,000多個蠔排。這天記者隨船家坐小艇到流浮山海中心看蠔排。泥黃色的海水漸漸轉變成藍綠色,對岸深圳的高樓緩緩變得清晰。小艇經過深港西部通道的橋躉後,便看到一塊塊用竹枝搭成的蠔排在水面飄浮。

海上沒有界線,蠔農在大海行駛,如何分辨自己身在內地還是香港?

船家遙指遠方白色的燈塔說:「一過燈塔,就是深圳水域。由這裏去深圳,船程只需要多15分鐘。」海上沒有關口,只有一艘水警輪長駐附近海域。每當內地船隻進入香港水域時,便要出示相關的證件。每朝7時左右,多艘漁船便從深圳、蛇口等地運送大批魚類海鮮到流浮山。內地船家、本地批發商每朝在流浮山正街交易,熙來攘往,但內地漁民落船後,活動範圍不得超過巴士站。越過了海上的邊界,卻止步於毫不起眼的巴士站。這對內地漁民來說,猶如深圳的邊境的延伸。

蛇口禁養蠔 促中港合作

現時在流浮山的蠔排當中,有一半是由香港及內地養蠔戶合作經營。蛇口原是蠔的主要養殖地,但當地蠔農在蛇口碼頭開蠔後,大批蠔殼堆積如山,孳生惡臭及引來大群烏蠅。附近居民接連投訴後,深圳市政府便於2004年禁止在蛇口養殖生蠔。自此,當地蠔農便將蠔排搬往流浮山,主要靠本地蠔農打理,供應予內地批發商。

蛇口養蠔戶來港設蠔排,對本地蠔農有一定影響。因為與香港接洽的內地批發商只得數家,本地蠔農惟有減價來提升競爭力。可是,陳天才並不擔心這會影響利潤:「內地市場實在太大。即使我們不能即時賣出,總會有機會等到第二或第三批。上面(內地)需求殷切,所有生蠔總會賣得完。」

內地人變嘴刁 吃蠔流行炭燒

流浮山水域是本港養蠔區。(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陳天才除了養蠔,還在本地自設廠房製造蠔豉、蠔油及金蠔。其生蠔供應給香港及內地,比例各佔一半。以前內地人不懂得食蠔,但近10年他們愈來愈富裕,對飲食的要求有時比香港人更高。現時內地最流行的食法是炭燒生蠔,將生蠔連殼放在炭爐上燒烤,加少許蒜蓉調味。

陳天才爸爸於50年代經營蠔排時,香港是主要市場。2005年內地經濟急促增長,他們把五成的產量運送到內地銷售。在本港售賣即開生蠔,利潤較多,但銷售數量有限。相反,內地批發商會購入整個蠔排,所以大部分蠔農會選擇將生蠔售予內地。

70年代,交通尚未發達。陳天才爸爸經營的蠔豉蠔油店,利潤僅堪餬口。後來他看着深港西部通道及西鐵相繼落成:「以前流浮山好荒蕪,出去要搭那些九人座貨車。現在交通方便了,多了內地及本地遊客入來吃海鮮,我們的海鮮比離島的划算呢!多了人來吃,也順勢帶旺我們這些買蠔油、蠔豉的生意,有很多內地遊客拿這些作手信。」

風水輪流轉 以前偷渡來港 如今北望深圳

陳天才以往幾乎每天十多小時都在海中心工作,站在蠔排上,看到前方深圳的高樓愈起愈多,不斷向天際攀爬;而流浮山雖然交通比從前便捷,但仍有幸保持多年來的鄉村風貌。

世界輪流轉,添了丁的陳天才不知算不算發財,但起碼也因內地市場而不愁生活,他也覺得種種變遷很有趣:「以前個個偷渡過來,看着香港的燈和高樓大樓游,哪裏有光哪裏就對;現在輪到我看對岸,全部都是高樓了。以前我外母常常帶衣服、餅乾、糖等物資回東莞,現在親戚比我們還有錢,開廠、做生意和租樓,但親戚都記得我外母常常帶物資上去,所以每次返去都待我們很好。」

陳家面向深圳灣,深圳灣公路大橋橫躺在眼下一望無際的海岸線,橋上不斷有細小如螞蟻的汽車跑來跑去。每晚吃飯,陳天才一家看到「世界之窗」的煙花表演,比看到香港放的次數還要多。

嗯,對岸的煙花特別多,站在界線模糊的地域及時代,的確使人分外錯亂迷茫。

流浮山對岸便是深圳沿岸,今天已發展得高樓林立。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