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革新】生命葬禮 醫生辦個性化告別禮 老火湯悼不平凡母親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如果人死後有靈魂,能飄到自己喪禮,會想看到親友們在最後告別做些什麼?披麻帶孝或身穿黑衣,鞠躬落淚不發一言?或是處處流露回憶,親友訴說對舊日相處感受,溫暖地擁抱彼此?
在香港,最後告別並不是沒有選擇。社企毋忘愛在過去五年舉辦過百場「生命葬禮」,主張追思內容個人化,完整呈現逝者一生,令先人無憾,令生者釋懷。如音樂老師的追思會上用鋼琴取代遺照,仔女在平凡媽媽葬禮上一同飲用老火湯,又如年老長者遺照是童年自畫像。
「唔係靈堂換張相,換四隻大字,就係你嘅喪禮。」毋忘愛創辦人、外科醫生范寧說。香港地,要好生已不容易,邁向人生最後一哩路,我們能選擇好死嗎?
(攝影:高仲明、羅國輝)

無法阻止死亡 不如做好死亡

范寧是社企「毋忘愛」的主席,同時也是外科醫生,二十年來在手術台上拯救無數生命。他又曾擔任無國界醫生主席,到海外戰亂落後地方參與救援。多年來經驗,以為他對生死早已超脫,他卻說:「咩叫見盡死亡?每個人生命都唔同。」他更怕死,怕人生會突然終止,因為尚有很多事情未完成。「依家行緊死硬個條路,問題係點樣活得好。」

年輕時在急症室實習,他透過心肺復甦救活兩名長者,但一次搶救一名疑心臟病發的40歲男士,半小時心肺復甦過去,仍然未見任何反應。半夜裡,他艱難地向死者太太及稚子宣告死亡,事實殘酷得令他深受打擊,「醫生唔係神,冇辦法阻止人嘅死亡。」

身為外科醫生,又兼任多個非牟利組織,范寧每天都忙個不停,這天醫院一個電話打來,他又趕去做手術。(高仲明攝)

近年他在外科病房,見證社會上愈來愈多長期病患及癌症病人,有感港人死亡質素低,「幫病人做好手術,佢離開現場,係咪就會生活得好好,會珍惜救返嘅生命?觸發到我做更多嘅嘢。」他決定走出白色巨塔,創辦社企,推動生死教育。

繼創辦非政府機構「醫護行者」後,范寧再在2014年與一班醫生、護士、社工、教育工作者等,組成「毋忘愛」社企團隊,以醫社合作形式,協助籌辦環保化及個人化喪禮。團體會跟進個案長達三個月,包括協助辦理死亡證和各式各樣文件,與家屬多次交流,勾勒先人的故事,籌辦喪禮,及後繼續提供情緒支援服務。他們亦與不同界別合作,舉辦講座,向港人說明死亡是有選擇的。

范寧認為,香港死亡質素落後,很多港人臨終前亦不懂怎樣選擇死亡。「哂好多精神遊走醫院,見唔同專科,但冇用寶貴時間同家人享用最後時光,安安靜靜係屋企做自己喜歡嘅事,了結未完成心願。」(高仲明攝)

從喪禮走出死亡陰霾 達至生死兩安

「以前細個去喪禮,唔知做緊咩,總之大家坐喺到。」范寧回憶起曾經參與喪禮,和很多人一樣,有股不安和不自在的感覺。

靈堂內擺滿花牌,暖度異常冰冷,氣氛肅靜。家屬穿戴孝服,親友穿上素衣,大家輪流上前鞠躬,瞻仰遺容,再與家屬握手、擁抱。整個過程中,有人痛哭,更多的是沉默,即是心裡有千言萬語想對死者說。「唔夠膽講嘢,即使好親近都好避忌。」

人往往在最後階段才願意面對和思考死亡,但來不及便成遺憾。「好多老人家話死好簡單,兩腳一伸,但成個家庭唔係咁睇,好多遺憾後悔冇做、忘記咗做。」(高仲明攝)

香港大學社科院曾在2012年為106名紓緩治療家屬進行問卷調查。在複雜哀悼反應量表中,發現死者去世後一個月,家屬表示「我很掛念他」,為最高分反應;而在七個月後,「我很掛念他」仍為最高分反應。「面對生命離世嘅哀傷,係好大嘅衝擊。」范寧說。

他相信,喪禮不止是一個儀式,家屬透過籌備喪禮,重溫家庭點滴,好好道別、道謝、道歉、道受,才能釋懷,走出陰霾,達至生死兩安。「唔係喪禮做得幾有體面,而係有冇好好紀念死者,有咩說話留低,有咩重要觀點承傳畀家庭,講到啲道理畀下一代,咁先重要。」

范寧經常提及的「四道人生」,講求善別、善終。「每個人同另一個人關係,永遠都有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尤其家庭關係。」(羅國輝攝)

平凡媽媽的不平凡喪禮 一碗湯治癒子女

「毋忘愛」曾經接觸一個個案,在死者四名子女眼中,逝去的母親一直都很平凡,但一次次對談後,子女說到母親年輕時推木頭車賺錢養大他們,更會每天為他們烹調老火湯,即使出身長大,仍然會叫他們回家飲湯。於是團體設計了一場別開新面的喪禮,悼念這位「不平凡」母親。

喪場現場放了一台木頭車,上面放有先人常用的物品。四名子女則親手熬製母親的「拿手」靚湯,配上以往專門招待客人的器具,讓現場親友飲用。與流水式的喪禮不同,這場喪禮流露溫暖,交織著笑與淚。「親友到現場一見到就諗起(先人),(喪禮)成件事好個人,圍繞住個碗湯。」

環保為毋忘愛服務另一重點,他們會免費外借殯儀物品,包括以麻質或紗製造的吉儀,更貼心不放入紙巾,減少一次性消耗。(羅國輝攝)

團隊又會在喪禮設置「紀念閣」,以盆栽代替花牌,讓親友當場寫下心意。「唔係笑喪就唔畀喊,哭喪就唔畀笑,我哋角色係從中調和,令大家充分表達自己,唔想講嘢就寫,甚至播歌,講唔到有需要都會幫佢講。」

毋忘愛在過去五年舉辦過百場喪禮,事後有家屬向他們表示,會定期弄些「家庭小食」,讓家庭團聚。而現時毋忘愛團隊中,有一半義工是曾經舉辦個人化喪禮的死者家屬,他們成功走出陰霾,投入生命教育,擴大死者家屬的支援網絡。

人生難料 後輩卻未準備好面對死亡

在2013至2018年,香港有43,397人至47,000人去世,即是說,過去五年有二十萬戶家庭蒙受親人死亡打撃。伴隨死亡人口數字逐年上升,港人每天隨時隨地都有機會直面死亡。「如果我哋仲係好天真咁覺得死亡離我哋好遠,永遠只係諗小朋友讀書計劃、投資、儲蓄、旅行、退休,過咗一半人生仍然唔諗死亡,其實冇好好生活過。」港人不直視死亡的態度,令范寧氣結。

不過,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生死之交」計劃,曾在2015年3至9月進行「港人身後事準備」調查。結果發現,1,047位不同年齡的受訪者中,有79%被訪者認同「自主後事」重要,有48%曾考慮為自己安排後事,但只有22%人開始預備自己的後事。249名60歲以上長者被訪者中,已預備好喪葬方式及地點的只得16%及14%。

「所以身邊人明唔明白好關鍵。」范寧認為,長者一般對自己後事安排有意願,只有少數人能實現後事的安排,是因為中國人文化傾向由身邊人處理身後事,但後輩們未有好好預備。「實際上好少人會講自己想點(搞喪禮),或者講咗,後人都聽唔入耳,最後(喪禮)實際執行嘅係後人嘅要求。」

生命獨特 辦好葬禮如立墓誌銘

范寧認為殯儀服務應是以人為本,讓死者及生者都有選擇。「唔係靈堂換張相,換四隻大字,就係你嘅喪禮。唔係靠外在,一次性嘅表達模式,擺個花牌做出來。」

有死者生前喜歡茶花,毋忘愛團隊就在喪禮上擺滿茶花和桂花,讓靈堂上遍地花香。有家屬不知道死者遺願,他們上門拜訪,又向死者朋友了解,得知死者十分鐘愛卡通人物「森林之家」,故此葬禮以「森林之家」為主題。他們又曾在備受尊敬的音樂老師追思會上,在中央放置一部鋼琴,兩旁伴以老師及學生的作品,讓彼此作最後交流。亦有婆婆在生時,70歲才學習畫畫,家屬找來一張婆婆的童年自畫像,取代遺照,意外成為喪禮打卡點。「婆婆同輩都唔知道佢識畫畫,又覺得自畫像真係好似婆婆細個。」

毋忘愛服務以人為本,由生前到死後陪伴著離逝者,范寧說不止是為了提升殯儀業服務,而是要令香港死亡質素更好。「唔係要建立一個好大王國,而係建立一個同生死有關模式,(證明)香港人好死係可以嘅。」(高仲明攝)

曾經有一名獨居長者穿著繡有多個勳章的白色制服,在一場講座上主動向毋忘愛團隊表示,自己年輕時是本地首位飛機機械師,曾在啟德機場維修飛機,奪得多個服務獎,希望未來在喪禮上能身穿這件衣服,現場則播放啟德機場的片段。

「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毋忘愛團體鼓勵死者生前準備喪禮,透過重整人生,解開心結。范寧始終相信,葬禮如同墓誌銘,需顯現及紀念其人生故事。「如果唔係,我哋點知自己曾經活過呢?」

現年48歲的范寧說,不要為他舉行葬禮,最多只為他行一次山,或者在墓誌銘上刻上中學校長的叮嚀——「自由是負責任的選擇。」「如果大家好想紀念我,不如睇下我以前做過咩,咁就足夠。因為我做緊嘅唔係一個人嘅事,有成個團體一齊做。」(高仲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