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誰可用沖水廁所?1880年僅182個 惟有洋人與精英可使用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今時今日,每間學校都有完善的衛生設施,廁所有沖水馬桶不過等閒。但有沒有想過,以前學生人有三急,卻只有求助夜香桶,廁所總是臭氣薰天?
哪一間香港的學校首先擁有有沖水廁所?Facebook專頁「皇仁書院校史館」的史料考究指出,答案是皇仁書院前身--中央書院,諗諗吓,校友孫中山當年都可能享一拉就沖到廁的愉快感覺。

圖為政府檔案處電子化文件,校史館館長之一、皇仁舊生Joseph說:「該份衛生稽查最後有陳述沖水廁所在香港的利弊,認為在建立完善疏水系統前,傳統倒夜香比沖水廁所更衛生。」

香港早期一廁難求 旱廁送上「感官考驗」

香港開埠後,政府基於衛生考慮,立法禁止市民隨處便溺。惟廁所數量不足,市民往往找隱蔽後巷就地解決,直到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政府陸續於維多利亞城(今堅尼地城至灣仔一帶)興建廁所,但廁所仍然是「屎坑」(即旱廁設計,挖掘地洞儲藏排泄物,需人手清理「倒夜香」)。而洋人情況好得多,家裡有沖水廁所,也可以出入上流地方使用新式廁所。

香港開埠早期,不只各行各業的發展,居民的基本生活,諸如衣、食、住、行,甚至找個地方解決大小二便,皆牽涉到公共衛生及政府施政。而香港第一間有沖水廁所的學校,就見證了早期本地教育史及廁所百年發展。(Getty Images)

創立於1862年的中央書院,選址在中環歌賦街,由時任布政司(政務司)史釗域博士擔任校長,是香港早期公立教育的里程碑,孫中山曾經在1884年入讀。而位於高士威道校園內的皇仁書院校史館則於2013年成立,校史館現正由三名舊生館長運作,希望能提高大家對皇仁書院以及香港歷史的認識。

1880年,香港人口已達16萬,但只有182個沖水廁所,皇仁書院校史館根據同年的衛生稽查資料,證實中央書院有一間沖水廁所。校史館館長又提到,當時其他學校應該還是使用「屎坑」,學生如廁時可說是一場「感官考驗」。

「屎坑」曾是大茶飯

講到廁所,光是想像似乎也有臭味襲來,但香港大學社會系博士生莊玉惜考究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的香港公廁,卻發現廁所曾是華人精英與殖民政府合作統治的象徵。

開埠早期,政府率先發展香港島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下環),亦即維多利亞城。早期華人多聚居上環與洋人分隔。(Getty Images)

根據當年的稅收紀錄,她指出維多利亞城自1865年起便有私人公廁,而數量一直是政府公廁的一倍有多,這些私人公廁由華人大地主興建,由於地主擁有大量物業,供戶主使用的廁所,便成為勢力範圍的象徵,而且能夠確保物業價值,不會因市民隨處便溺而受影響。

另一方面,大地主營辦公廁,背後是因政府不想出手營辦公廁,她說:「政府不想建公廁來鼓勵華人等低下階層在城市自由流動。」「華人自己屙自己處理」的殖民政府管治思維,令華人精英以私人公廁經商致富,因為「夜香」有價有市。據莊玉惜的說法,夜香可以賣給順德的養蠶戶,作施料之用,而城市人的夜香,總比「冇啖好食」的農村人有更好的營養,故受大陸農村歡迎。

殖民政府則透過這種合作關係,從華人精英獲取豐富稅收。1881年的稅收文件更顯示,首20位納稅人當中有17位是華人,當中不乏大地主,而大地主極大部分也擁有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