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舊街坊成建築師花5年爭取保育 帶你走入戲院揭秘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屹立北角逾60年的皇都戲院,以獨一無二的拱形桁架聞名中外。2015年,戲院開始傳出被收購業權消息,民間擔心再一歷史建築物被拆建成摩天大廈;直至3年前,它由三級被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物,歷史價值獲肯定。月前,發展商用47.76億元投得皇都,高調承諾日後將會保育戲院。
皇都戲院的命途峰迴路轉,由瀕死到重獲新生,在皇都戲院成長的吳韻怡是幕後功臣。她是建築文物保育師,曾捍衛過灣仔同德押保育一役,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5年後,她終成功爭取留下皇都,她得出如此結論:「如要保育,一定要及早關注歷史建築物。」
攝影:鄭子峰

屹立北角逾60年的皇都戲院,以獨一無二的拱形桁架聞名中外。(鄭子峰攝)

5年前,新世界發展開始收購戲院商戶業權,事件醞釀幾年,民間要求保育皇都消息不絕於耳。直至本月初,新世界宣布成功投得皇都戲院,新世界行政總裁鄭志剛強調將「形神俱備」地保育皇都戲院。復修工程在2026年才完成,在皇都涅盤重生前,來走一轉戲院。

戲院結業變桌球室

吳韻怡多年從事建築文物保育工作,她領我們走進這座近乎已荒廢的戲院大廈,打開被上鎖的正門,逐步踏上樓梯,桌球室內的桌上擺放着鋪滿塵埃的桌球棒。皇都戲院於1952年落成,1959年易手後改名璇宮戲院,直至1997年結業,三年後改裝成桌球會,直至去年結業。桌球室今日還保留昔日的戲院堂坐位置,但天花很矮,看起來不像是戲院該有的格局。

在去年結業的桌球室接待處,牆上的賽程表仍貼着昔日的出線名單。(鄭子峰攝)

吳韻怡也有同樣疑問,她問過當年將戲院改造成桌球室的建築師,「當年桌球室為了節省建築成本,沒有大改動戲院結構,只將戲院的座位用圍板封起,再升高地台及加上假天花,就成了現時的桌球室。」當年的無心插柳,結果促使皇都戲院往後能還原大部分原貌。

如一般戲院一樣,皇都戲院也設有左、中、右三行樓梯通道供人上落,吳韻怡說,樓梯沒有翻新過,當年的模樣便是如此。(鄭子峰攝)

再爬上兩層樓梯,前往戲院超等位區。上層設專供超等位客人使用的男女廁,當年的指示牌仍完好無缺地掛在牆邊,樓梯踏板、牆邊油漆剝落,一塊玻璃鏡掉落在地上,殘破不全——時間猶如靜止在1997年2月28日,皇都戲院結業那天。

上層設專供超等位客人使用的男女廁,當年的指示牌仍完好無缺地掛在牆邊。(鄭子峰攝)

皇都戲院專放嘉禾片 舊街坊常捧場

吳韻怡自小在皇都戲院商場長大,她清楚記得,當年最後一次入皇都戲院看的戲,是1997年成龍主演的賀歲片《一個好人》。「在皇都上映的戲都是嘉禾院線的電影。當年在北角有好幾間戲院,不同戲院會播不同院線的戲。我們一家人都喜歡看戲,通常一個月看一次,就會在北角不同戲院穿梭。」她說。

當年電影業蓬勃,連帶皇都戲院商場一同興旺,場內十居其九都是鞋店,吳韻怡母親是其中一分子。1984年,她母親從北角健威商場搬來皇都戲院商場,取女兒名字韻怡,開設「韻怡公司(Wendy Company )」,專售童裝。吳韻怡問過母親,為何不用哥哥的名字做店名,她笑道:「她說覺得我個名比較適合賣童裝。」

皇都戲院商場以前四通八達,巷弄間店家們的小孩很快便熟絡,小朋友三五成群地到商場不同角落探險,是他們在商場內獨有的樂趣。吳韻怡記起兒時回憶,源源不絕:「舖位對面是皇都戲院超等位入席的電梯大堂,如果沒有人入場看戲時,一大群小朋友就會在大堂玩。以前有個嬸嬸負責開電梯,她有空時常常走過來與我們聊天,她丈夫則在煦和街擺檔賣生果,冬天時就會炒栗子,我喜歡食栗子,他們常常請我吃......」

「那次(灣仔同德押)的失敗,我好深刻的感覺是,如果要做保育、要爭取有人關注,就一定要盡快做。」
建築文物保育師吳韻怡
當年皇都戲院商場興旺,十居其九都是鞋店,場內現時只剩下最後一間裁縫店營業至年尾。(鄭子峰攝)

從皇都生活到走上保育之路

從小浸淫在舊社區氣氛下,令吳韻怡也不自覺地喜歡上舊事物。同學間流行看日本漫畫,她卻愛翻從前的懷舊少女漫畫「十三點」、老夫子,還沉迷看粵劇名伶陳寶珠、蕭芳芳,卻從來不敢在同輩前提起,她笑:「我怕同學不理我」。大學選科時,她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建築系,「對舊事物有興趣、也對設計有興趣,建築系似乎能滿足到。」畢業後,她到了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工作,自此踏上文物保育之路。

吳韻怡說,當年在商場的日子,她偶爾也要到店內幫忙,「我記得當年我曾經見過一個紮腳的婆婆來買童裝鞋穿!」(鄭子峰攝)

2015年,灣仔同德押面臨清拆消息傳出,有民間團體請求吳韻怡伸出援手,為同德押撰寫建築物評估報告力證它價值,那是她第一次參與民間保育行動。不過,最後一棟香港三級歷史建築,還是最後在迅雷不及掩耳間被拆卸,不少人開始反思,香港保育工作的步伐是否來得太遲,「那次的失敗,我好深刻的感覺是,如果要做保育、要爭取有人關注,就一定要盡快做。」她言語間滿是遺憾。

翻舊報紙、重臨舊地「尋根」

同德押事件發生不足半年後,發展的命運落到了皇都戲院身上。吳韻怡汲取教訓,立即馬不停蹄為保育皇都作準備。她翻了三個月舊報紙,找到以前璇宮戲院開幕的新聞,發現戲院史無前例地登了一整頁的廣告,為當年震撼盛事,「其中一個更震撼的,是找到當年鄧麗君曾在皇都演出過!」

皇都的天台桁架由混凝土建成,建築系出身的吳韻怡這樣解釋:「一般建築物都會有桁架支撐,但建築師為了美觀,多數會將桁架收納在建築物防止外露,但皇都天台卻正正外露了,估計是當年建築師有意為之。」(鄭子峰攝)

長大後的吳韻怡很少再踏足皇都戲院,這次的保育仿佛是一場「尋根之旅」。逐一翻看曾經在皇都的生活,她發現許多兒時不曾留意的事:天台突出的桁架設計在全球獨一無二,物料也是用混凝土建成,並非一般的鐵架。她把發現統統寫進呈交古蹟辦的評估報告中,經過一年的討論,最後古諮會通過將皇都戲院由三級歷史建築物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物,「那刻我坐在古諮會的旁聽室看直播,好激動!」

「整體香港在保育上比較落後。新加坡與香港一樣,都是70年代才開始關注保育,但他們會有一個保育區,如針對街景保育,限制建新樓的高度、不能破壞整個保育區等,香港現在是流於一個個點去保育。」
建築文物保育師吳韻怡

歷失敗汲教訓 「保育一定要盡早」

皇都成功爭取獲保育,吳韻怡功不可沒。但問起她覺得是次皇都戲院成功留下的原因,她卻謙虛道:「我覺得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她繼續解釋,「當年是選舉年,好多人都願意為皇都戲院講說話;而它本身是一個戲院,有很多人會去看戲,它的功能與民間很有關係,造就好多人支持保留。」

皇都戲院新業主新世界發展兩年前接觸吳韻怡,邀請她就保育皇都發表意見。不少朋友向吳韻怡反映,擔心日後皇都發展變得商業化,吳韻怡沒有太悲觀,反而認為至少目前有發展商肯擔起保育責任是一個好起步。(鄭子峰攝)

是次皇都獲私人發展商保留,是史無前例的一次。但回顧整體香港的保育史,這似乎只是起步。吳韻怡說:「整體香港在保育上比較落後。新加坡與香港一樣,都是70年代才開始關注保育,但他們會有一個保育區,如針對街景保育,限制建新樓的高度、不能破壞整個保育區等,香港現在是流於一個個點去保育。」

不過無論同德押的失敗,還是皇都戲院的成功,吳韻怡都得到同一個結論:保育不能遲。她覺得民間可以做的事,是多點欣賞現存的歷史建築物,「不要留待最後一秒才關注。」

皇都戲院成功獲私人發展商保育,其餘剩下的歷史建築物的命運又會是如何?(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