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港泰人個個都係「胡慧沖」 場景教少數族裔方言 藝團冀推共融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你攰唔攰呀?」「使唔使幫手?」巿民收看「泰國通」胡慧沖旅遊節目時,其助理冬蔭妹不時教授泰語,原來本港亦有民間藝團為社會紀實,疫情影響下積極轉型,透過紀錄片上載至不同數碼平台,讓巿民「貼地」了解「小泰國」生活場景,還譯出印、菲、越,巴基、印度等八種方言。演員既有飄泊來港多年的印菲家務工、亦有視港為家、廣東話與泰語傻傻分不清的泰裔按摩師,冀讓公眾理解少數族裔生活現況。

「疫情發生後,無論喺社區電影放映會或者拍攝工作,好多都取消或一再延遲,就算進行到都要睇清楚限聚令,點樣做先唔犯法。」影行者成員張善怡道。

成立於2007年的非牟利組織影行者,一直從事與關懷社會與基層生活題材有關的創作,並透過紀錄片形式保留,完成作品後安排在社區播放,與街坊討論及分享感受,不過疫情令影行者與其他藝團一樣舉步維艱。

疫情截斷人與人溝通橋樑

張善怡表示,以往舉辦某類議題,例如菜園村遷村、舊區重建發展,或者社區節慶活動,均會在現場拍攝,或由主辦者身體力行,感受與街坊溝通的氛圍,然而新冠肺炎硬生生截斷人與人之間溝通橋樑,疫情去年最嚴峻的時期,組織只能靠拍攝後製成短片,再放上YouTube供公眾瀏覽,但熱度及氣氛始終不及往昔。

她指限聚令不但要取消所有社區放映活動,就連拍攝進度亦受到影響,例如去年底團體邀請菲律賓家務工在中環遮打道參與拍攝時,正值限聚令最嚴厲時期,公眾地方只限兩人聚集,不時有警察巡查,然而短片中一問一答的環節,必須要兩個人參與,同事只能站於1.5米外範圍外進行攝錄,避免犯法。

疫下網上平台成活動新常態

此路不通,自然要再覓活路。影行者成功向藝發局取得項目資助,以網上平台播放模式,繼續找尋合適人士拍攝紀錄片,當中《八方識字閣》先後找來泰國、菲律賓及印尼居港人士,以生活小劇場方式推介日常用語,內容不再是「你好」、「謝謝」、「早晨」等客套話,而是以拍攝演員的背景進行關懷術語,例如如何向一名菲律賓家務工或泰裔按摩師傅說「你攰唔攰呀?」「需唔需要放假?」未來更會向尼泊爾、越南、巴基斯坦及印度裔居港人士招手,希望學懂更多用語,透過方言強調對少數族裔的關懷。

廖廖一句口語,或者未能深入了解到少數族裔的真正需要,但身兼任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支援組義工的影行者成員張詠儀,指疫情可能令大家遺忘「小泰國」存在,她期望更多網上平台播放《八方識字閣》,讓更多巿民記起一班視香港為家的泰國人,與港人共同生活於一個城巿中,「教口語的其中一名泰裔女居民,就係一個喺九龍城生活好多年的按摩技師,最搞笑係佢喺片中教泰文時,無端端唔自覺講咗廣東話,我哋都放咗入片後花絮。」

張相信平台播片作用尤如漁翁撒網,只要有巿民對居港泰人留下印象,透過網上搜尋,便可以帶起九龍城重建議題的關注度,現時團體除制作與少數族裔為主的《八方識字閣》外,還邀請聽障人士參與《無聲之舞》及《無聲可舞》一系列即興舞蹈工作坊短片,及聾人以手語分享心聲自我表達的影片,以肢體形態向旁人訴說心聲。

藝發局資助藝團推行數碼化

藝發局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出特別資助「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下稱計劃),啟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創意,藉着科技發展數碼或虛擬藝術內容的數碼製作,以藝術回應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生活模式大變的社會,促進社會共融及與受眾互動,擴闊大眾對藝術的認識和投入,讓藝術更進一步融入生活。

計劃資助58個每個上限港幣$300,000的「一般項目」及10個每個上限港幣$500,000的「晉升項目」,將於今年6月或之前完成製作及發佈作品。計劃反應良好,總共收到256份合資格申請,最終資助68個項目涵蓋不同藝術形式,包括舞蹈、戲劇、音樂、戲曲、電影及媒體藝術、文學藝術、視覺藝術、跨媒介/跨界別等,揉合數碼製作,囊括線上及線下活動及節目,為大眾展現多元化的藝術,提供不同的體驗,當中影行者制作的《八方識字閣》及《聾人健聽同路閣》,成為受資助的數碼藝術創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