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規劃?】一個海濱400支燈 情侶難親熱:成日俾人望住

撰文:余思朗
出版:更新:

「簡單來說,是想找個地方只有我們兩人,好像世界只有我們兩個人。」23歲的成說。
當然,世界並非只有二人,還到處都是人。「其實錫的時候好『老尷』,會覺得好多人望住你。如果行街又會有很多東西令人分心,想找個地方專心傾計,最好隱蔽點,做些親密點的事情都不會有人看見。」說的「親密事情」,其實都不過是拖手攬腰,卻總怕被途人以目光公審。「當𠵱個世界嘅人連喺街錫錫都會以為撞邪,真係想有個冇乜人,或者錫錫唔再係問題嘅地方。」他說。
城市之中還有什麼地方可互訴寂寥?長久而來,海傍皆是戀人流連勝地,《傾城之戀》的主角的愛情故事亦從象徵高貴和階級的淺水灣開展。半世紀以後,海濱固然仍是港人拍拖勝地,今天或換成是熱門的西環碼頭——時隔半世紀,海對於戀人們的意義又是什麼?仍是那樣自由和浪漫嗎?

(潘思穎攝)

馬鞍山:光污染的海濱 

當馬鞍山海傍還未變成馬鞍山海濱長廊,是中學情侶的拍拖勝地。單車徑旁的圍欄只有矮矮的鐵欄,年輕人可以偷偷爬到外面的碎石陣,找個好位(行碎石陣時還可以順手拖下手仔),後面種了數百棵合歡樹,前面對著吐露港,看日落還是夜空談心。高高低低的碎石陣形成天然屏障,和旁人保持適當距離,實行「你睇我唔到」掩眼法,營造二人小天地。

阿魚住馬鞍山,男友住沙田,二人由中學時期開始談戀愛,至今已經一起九年,而馬鞍山海傍則充滿二人青澀的戀愛回憶。「以前會坐在海邊傾計同望海。頌安邨到馬鞍山公園一段,還能看到烏溪沙碼頭,海景最靚。」她憶述。

馬鞍山是政府規劃的第三代新市鎮,以住宅區為主,及有大小商場和學校。在高樓和商場中穿插出來,便是海港。馬鞍山海傍面臨沙田海,連接沙田和烏溪沙。

07年,康文署展開馬鞍山海濱長廊建造工程,把近半的碎石層夷平,在海邊加建圍欄和步行徑,設置照明燈和兒童遊樂場、健體設施等。海旁不再是年輕人的Secret-hideaway,而變成一個服務「男女老幼」的休憩空間,但在提供各式各樣目標為本的設施之外,改建工程是否同時帶走了某些公共空間的可能性——安寧、私密、漫無目的地使用公共空間?

「前面好多人跑步,好似畀人望住咁,雖然我哋都無做啲咩,可能它(海濱長廊)本身不是讓人來拍拖。」阿魚說。

長椅設於步行徑後面,你望我我望你,阿魚直言「好似俾人望住咁」。(余思朗攝)

海傍改建成海濱長廊後,海邊有高度過腰的圍欄,雖然加建了長椅,但椅子和海中間隔著了步行徑。坐下來,視線水平剛好和欄杆對齊,勉強能看到海,但主要風景還是行人和跑步客。若要偷一刻寧靜私密,唯有等無人經過,但頭上又有亮得過份的路燈。

數年前有報導指出,馬鞍山海濱有多達400多支照明燈,拓展公共空間的公共關係經理王瑜翎指出,「以亮度來說,其實20多勒克斯(Lux)(量度照度的單位)已經足夠,而馬鞍山海濱是過百,去到光污染的程度。市民夜晚去公園散步,太多(燈)反而會覺得好刺眼。」

坐在海邊聽聽浪花的聲音、望望海,本來好不浪漫,然而大多海濱長廊都因安全考量在海邊加建圍欄,擋住海景。「當然政府因安全考量加建了鐵欄,但加了圍欄是否就等於安全?其實即使加了圍欄,仍不能阻止決心爬過去的人,政府是否可以給市民多點信任,讓他們自由使用海濱長廊?」不難發現,不少人仍然會越過圍欄,爬近海邊釣魚、坐在大石上,欄杆阻擋了海景,卻沒有阻擋人們接近海洋的衝動,翻身越過過腰的圍欄,反而造成另一種危險。

西環碼頭海邊不設圍欄,地方空曠自由,是情侶晚上及週末散步及影「呃like」相的好地方。(吳鍾坤攝)

西環碼頭:由下而上的公共空間

說到近海的談情勝地,還有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西環碼頭)。這個非正式規劃的休憩空間,每逢周末都非常熱鬧。八十年代,貨運業興旺,西環碼頭車水馬龍,後來行業式微,「閒人免進」的貨運碼頭竟成了附近居民的休憩空間。有次雨後,地面水窪倒影和海港連成一線,成為網民津津樂道的「天空之鏡」。西環碼頭不設休憩設施,卻有著一望無際的海景和活動空間——踩單車、放狗、飲啤酒、談心。走到腿酸,便搬來附近的卡板自由組合,變成不同大小的座椅,又或直接坐在碼頭邊緣,雙腳「吊吊揈」。

西環碼頭曾被兩次提名為香港最佳公共空間,因其靈活性和「靈魂」。今年年初,政府建議釋放裝卸區172米用地,區議會亦提出將海傍連同旁邊的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及其餘三個閒置碼頭,改建成海濱長廊及寵物公園,興建圍欄及康樂設施。有市民質疑,會否變成另一個政府「過度規劃」的海濱公園?

「西環碼頭是市民自行開發公共空間的例子,比政府規劃的公園較為自由。」王瑜翎指出,除了管理上的問題,主要還是設計是否符合市民需要。現時康文署轄下共有八個建於海傍的公園,其中四個(觀塘、大埔、荃灣、馬鞍山)為海濱公園,沿海皆設有圍欄,並受《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規管——不能製造噪音、不能玩滑板、不能跨過圍欄等等。反觀西環碼頭,雖不設圍欄,多年來卻鮮有發生意外。

讓海濱留白?——年輕人的社區需要

「其實年輕人不需要一些特別的設施,不像老年人需要健體設施,小朋友需要遊樂場,他們反而需要一些創意空間去激發思維,像一些軟性的配套。現在康文署有很多條例規管他們的行為,例如說Busking會製造噪音。其實空間是有的,但亦有很多硬性的措施形成規限。」她指出,除了年輕人,其實市民亦未必想要一式一樣的設施,「政府的公園設計單一,設施不能彈性使用。無論是座椅還是設施都是固定釘死在一個位,只有一種用途,但其實是否可以一物多用?不需要這麼『硬梆梆』?」

觀塘海濱公園2015年改建後,增設了健體設施、緩步徑,並設有草地讓市民停留。海邊仍設有圍欄,但傳統的間條鐵線式設計變成了透明玻璃。近海位置有矮小的梯級讓人坐下,雖然仍是隔著玻璃,但至少不會看到海洋被鐵線切割開。

觀塘海濱用木板沿海舖上步行徑,海邊圍欄用上玻璃,較傳統鐵線圍欄感覺開揚。(潘思穎攝)

王瑜翎指出,其實對於海傍的規劃,還有很多可能性,「政府在2015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亦有提及要提倡『親水文化』,讓市民和海邊有接觸,亦可以進行和海有連繫的活動,例如釣魚,不是只可遠觀,但不能接觸。」然而施政報告上,推廣親水文化的下一句,是「繼續物色合適水域以建設新的水上活動中心。」似乎「親近自然」還是離不開大興土木。若把眼光放到鄰近國家新加坡,他們著名的魚尾獅公園便採用梯級式設計,讓遊人拾級而下親近海水。在歐洲,哥本哈根更把運河的一段劃成免費游泳池,只要天氣許可,人們能隨時跳進水中暢泳。

說回馬鞍山,沿著海濱長廊的盡頭往烏溪沙方向走,會穿過林蔭小徑和數個小沙灘,盡頭是烏溪沙碼頭。在尋覓戀人們的足跡時,發現數對情侶皆往那邊走,沿路在沙灘停停看看,拾貝殼;又或坐在海邊枯木上輕聲細語。也許,人親近海洋的嚮往是種本能,一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