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X上】踩車屢遭投訴報警 車手:香港硬件唔輸蝕,但規則太多

撰文:柯詠敏
出版:更新:

「在廣州街頭玩BMX,途人只會望吓你,甚至讓個位畀我哋玩;在香港,佢哋會報警,或者拍片放上網講話我哋係不良少年。」張衍豪冷冷地說。
BMX即Bicycle Motocross(小輪車),起源於美國加洲,1980年代在香港興起。BMX初時仿效越野電單車,於泥地上競賽,及後逐漸加入街頭元素——車手會因應場地變化,創出不同花式。旁人總以為香港的場地諸多制肘,是窒礙車手練習的主因;但原來我們的目光與態度,才讓他們難以暢快飛馳。
攝影:鍾偉德

張衍豪較喜歡在街頭玩BMX,因為可隨著城市設計創作不同的花式。

21歲的張衍豪6年前開始玩BMX。他坦言,與極限訓練場(skatepark)相比,車手更喜歡在街頭練習。「skatepark的handrail(欄杆)是標準高度,但會想多點變化,所以街道更能滿足我們。」

張衍豪家住美孚,這天他帶我們到經常練習的地方。他一邊推著單車,一邊說:「平時跟幾個朋友一路踩,遇到啱feel(合心意)的地點就停低,睇吓有咩tricks(花式)好玩。」原以為他喜歡到幾米高的牆壁或長樓梯練習,怎料他形容好玩的地方,只是一道普通斜牆、石壆,甚至是一級樓梯。

日間人多車多 選擇當夜貓子

我們來到荔枝角公共圖書館外的空地,張衍豪指著斜牆上黑卒卒的地方,笑說:「如果你平時行街,見到啲牆身、壆位黑咗一撻,就係好多車手都喺度玩過。」我們正暗忖這道牆究竟有何吸引時,張衍豪已在兩、三米外的地方朝牆壁衝過去,一下子拉起車頭,兩輪在斜牆上滑動了數秒,便安然著地,動作靈巧得如貓兒。

張衍豪說BMX愛好者喜歡多變的城市設計,這樣會刺激他們構思不同動作。「金鐘、中環一帶有很多石牆、樓梯,還有不同高度的石壆,其實香港的設計算是十分豐富。」張衍豪特別愛到港島練習,但日間人多車多,他們唯有在夜晚訓練。「與廣州、上海相比,香港有不少地方適合練習,只是香港人對我們的態度較負面。」

張衍豪曾於廣州及上海玩BMX,他認為香港的硬件絕不輸蝕。

在單車徑騎行 途人說:呢度唔踩得單車

香港空間不足,是他們選擇在夜晚練習的主因,但亦因如此常被誤以為是不良少年。「我哋幾個朋友,喺石壆前試緊tricks,途人嘅目光好奇怪,覺得唔係咁友善。」他無奈嘆氣,繼續說:「我諗佢地覺得我哋係開行喇叭飛車果班。」每次練習,他特意選擇夜晚,以及途人較少的地方,但始終難以避免與途人發生衝突。

「有次深夜在尖沙咀某個公園,有人經過便對著我們說:『喂,呢度唔踩得單車。』之後佢竟然報警。」張衍豪皺著眉道。他明白單車只可在單車徑或馬路上騎行,但當時人流稀少,他認為不會影響其他人。然而,面對途人激烈的反應,張衍豪說唯有忍耐。「當時咪唔踩住,亦都冇同佢理論。」他頓了一頓,語帶激動說:「我明好多香港人都驚我哋整親佢,但其實我哋仲驚過佢啊。」

張衍豪亦提到,有次他在單車徑騎行,竟然被途人制止。「有個女人行喺單車徑上面,佢扯住我個袋,話呢度唔踩得單車。」他睜大了眼,說:「我同佢講『小姐呢度單車徑嚟』,當然夾雜咗幾句粗口。」

張衍豪每次到荔枝角極限運動場,也要抬著單車爬樓梯。他說樓梯的設計實在令人廢解。

內地踩車 公安友善對待

除了香港,張衍豪與朋友亦喜歡到廣州或上海練習。他說內地的空間大,但最重要是途人對BMX的態度較為友善。張衍豪笑說:「在街頭練習,途人會好奇我哋做緊咩,就咁望一望;公安甚至在附近,都冇理我哋。」張衍豪認為香港人過份緊張,令他們增加不少壓力;反之,在內地可以專注練習,不用過於擔心途人的反應。「在香港,又要怕途人投訴、又驚保安,好多時練一陣又會畀人趕。」

2005年,全球最大的極限運動場落戶上海。張衍豪承認,極限運動在內地的接受程度較高,但他多番強調,香港的硬件絕不輸蝕,只是部分規則教人摸不著頭腦。「香港咁細地方,已經有三、四個skatepark,其實真係好夠;但係有啲要考牌先入,有啲就規定要戴頭盔,令好多rider都唔想去。」張衍豪解釋。

BMX車手在香港能自由飛馳嗎?

「管理的保安都是Uncle、Auntie,佢地都唔識咩係BMX」

現時康文署轄下有五個極限運動場,分別位於粉嶺、黃大仙、荔枝角及將軍澳。根據署方場地指引,進入極限運動場須配戴頭盔,並使用護肘、護膝等安全裝備。香港極限運動聯會BMX項目代表麥文威稱,BMX可分為競賽及花式,而普遍玩街頭花式的愛好者,都較不習慣使用頭盔。他補充,現時除了黃大仙蒲崗村道要求車手必須配戴頭盔,其他場均「揸得冇咁緊」。這是否代表有關部門開始了解BMX愛好者的習慣?麥文威笑稱,一般管理者都是「Uncle、Auntie」,他們對BMX一無所知,所以協會早前才向康文署經理示範,介紹BMX的基本知識。

2012年,康文署規定粉嶺安福街及黃大仙蒲崗村道BMX場地均需考牌才可使用。麥文威稱當時跟署方討論多時,於2014年7月才取消該制度。他坦言,當時「考牌制」嚇怕不少新手,他們寧可轉玩滑板或其他運動。BMX單車在本地發展了約40年,上海、新加圾等亞洲地區早已發展得相當成熟,但香港仍紕漏連連,是否反映署方沒有投放心思發展?麥文威道:「政府根本冇乜理,唔單止BMX,其他運動都係。要等到有項運動攞獎,香港政府先會關注。」

BMX車手常常在夜晚出沒,被人誤認邊緣青年,阿豪又怎樣看自己?請留意下集:「劈」樓梯、跳欄杆為衝破自己 發燒友︰我哋唔係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