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藜麥咁貴? Superfood背後小農與羊駝的故事

撰文:吳韻菁
出版:更新:

藜麥,聯合國世界糧農(FAO)研究認為是最適合人類的完美營養食物,亦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可謂Superfood。這是藜麥耳熟能詳的故事。
藜麥,聯合國世界糧農(FAO)將2013年定為「國際藜麥年」,藜麥價格由2000年頭開始上升,及至2013年暴升,同時亦愈來愈多人種植,甚至使用大型機器取代生態友善農耕。於是藜麥價格下降,產量過剩。這是藜麥陌生的故事,不妨聽聽。

玻利維亞農民原以小規模方式種植藜麥,並會用上羊駝糞作肥料。(ISTOCK)
外國有文章指責素食者及社交媒體效應,令藜麥過份被追捧。(ISTOCK)

「藜麥好貴!但我唔知點解。」

大部份人對藜麥的印象就是「好有營養」和「貴」,不過少有知悉價格背後的成因。茹素3年的嘉輝對記者說,他茹素初期為補充蛋白質而每天吃藜麥。「我一星期約有五天做健身,初時擔心蛋白質不足,在網上搜集資料,發現不少文章和報導都大讚藜麥有營養。我有半年每天都吃100克藜麥,有時會攪拌成漿來吃。但後來因為懶惰,沒有再吃,身體沒有多大改變。藜麥也確實很貴,但最近似乎便宜了一點,但我不大清楚它的價錢受何影響。」

非素食者對藜麥亦同樣相當感興趣,Jack曾於美國生活十多年,2006年返港,他指當時美國人也以喜歡以藜麥拌沙律,價錢雖貴,卻不及在香港買到的貴。「在香港我只在較冷門的餐廳吃過,但沒有特地購買,實在太貴了,我見過一包重量750克的藜麥賣150元。」對於藜麥貴價有感,但Jack亦不大清楚成因。「藜麥並非香港人的主糧,因此我未有理會太多。」

藜麥十年間經歷價格急升、下跌、產量過剩、遇上旱災影響收成,是反映小農和環境面對挑戰、價格極為波動的標誌性農作物。
趙善榮(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
有人提出將過剩的藜麥作為生物燃料,趙善榮則不同意此做法。「全球很多人在捱餓,生物燃料所需要的產量非常巨大。」(吳韻菁攝)

你種我又種 價格來回人間又折返地獄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總監趙善榮指藜麥是價格極為波動,而又能反映小農和環境面對挑戰的標誌性農作物。他指自2000年,歐美已開始談論藜麥健康又高營養,於是「公平點」在2008年引入當時仍未算大熱的藜麥,亦因此令他們經歷了藜麥價格這十年來的波動。「初時有人覺得藜麥好難食,又不知怎去煮。於是我們跟不同人合作,鑽研藜麥的煮法再推廣。後來價格上升,我們試過來貨價比起最初升了50%。」

自2000年開始,歐美國家對藜麥開始關注,到2013年時聯合國世界糧農(FAO)將2013年定為「國際藜麥年」,認為藜麥體現農作物多樣性,對未來食物供應及安全十分重要,亦可減少依賴小麥、粟米。

圖表可見藜麥價格近年的變動,其中以2013至2014的升幅為最大。

「2013及2014年,全球對藜麥的需求急升。」趙善榮指著圖表資料數據解釋道。後來愈來愈多人種植藜麥,產量上升,但需求隨後又漸趨平穩,導致產量過剩。「曾經有一段時間,藜麥價錢很貴,當地較為基層的人都吃不起。現在卻產量過剩,單是波利維亞,06至07年約2萬8 千噸,14至15年約9萬多噸,但出口量卻放緩,藜麥價格大跌,農民收入亦大受影響。上年因為厄爾尼諾影響,玻利維亞一帶更遭受旱災,價格波動和極端天氣是兩項最艱巨的挑戰,農夫同時遇上了。」

藜麥小知識

藜麥(英文名Quinoa)並非穀物,而是與莧菜、菠菜同屬莧科的植物。古老的印加民族就已在安第斯山脈種植,是印加文明的三大主食之一,安第斯山脈海拔2500至3800米,溫差約38度至零下3度。由於所需土壤和氣候獨特,現時仍然於南美洲為主要種植地區,如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爾等地。

不少人放棄飼養羊駝,投身藜麥種植。(ISTOCK)
藜麥的七彩顏色意味住其基因系譜的多樣性,對於維持生態和對抗極端天氣非常重要。(ISTOCK)

原產地 消失的羊駝

作為印加民族主糧的藜麥,為應付全球需求,改變原本小規模的生產方式,對生態造成重大影響。「香港公平貿易動力」副總監蔡頌恩(Joanne)曾閱讀過種植相關文章,亦於年前參與意大利的一場研討會,透過與公平點合作的意大利伙伴,與原產地農夫見面,約略了解他們種植藜麥的情況。「原本當地人的生計主要為種植藜麥和飼養羊駝(Ilama),即港人熟悉的草泥馬。羊駝的糞便可作肥料,但前幾年藜麥價格上升,不少人放棄養羊駝,轉而種藜麥,而且運用大型拖拉機耕種。原本種植藜麥需要每八年休耕一年,但現時難以做到。」

除了原產地多了農夫種植,亦有外來投資者於當地購入土地,使用經濟效益為前提的方法耕種。另外,FAO指現在於美國、加拿大、澳洲,甚至歐洲如法國、英國、丹麥,以及亞洲如台灣等70個國家也加入種植。但這些地方所種植的藜麥,則未必依傳統或生態友善方式耕作。

香港「公平點」與玻利維亞藜麥合作社Anapqui,與當地小農合作。(受訪者提供,Anapqui攝)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副總監蔡頌恩指於香港的營運成本高昂,藜麥零售價未必即時反映原產地收購價格的變動。(吳韻菁攝)

探訪農夫 研究農耕方式

其實不少農作物也與藜麥有相類似的經歷,如咖啡豆、可可豆、栗米等,同樣令原產地的農夫大受打撃。推動公平貿易的機構會以較有保障的承諾收購價,收購當地小農的作物,收購價部份金額會用來協助小農成立農民合作社,改善當地社會發展及用來關注生態。「我們透過合作伙伴向當地小農入貨,因此造訪當地農夫的工作由他們負責。但以其他產品為例,我們向摩洛哥小農收購高山玫瑰,亦會定期造訪他們,與農夫分享農業知識,例如鼓勵他們以有機、輪耕或伴耕方式種植以維持生態,又會與他們商討如何開發新產品,善用收成。農夫亦會利用這筆錢來投資機器,如烘乾機,延長農作物存放時間。」

純素者嘉輝(左二)指從前未有了解藜麥背後的故事。(受訪者提供)

食物背後的問題影響農夫和生態,作為消費者自然落入「吃還是不吃」的討論當中。茹素者嘉輝直言覺得自己彷似成為幫兇,「消費者始終有責任,但問題複雜得令人無奈。外國有超市會設置大電視,播放原產地農夫的種植情況,或許這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多一點資訊。不過藜麥的事也令我從新思考一窩蜂追捧某種食品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