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驚恐症無先兆發病 無法乘車恐懼上班:一出門就預計有反應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當我感覺受壓迫時,會突然喺車廂抖唔到氣,好似有人從後箍住你咁,吸氣好辛苦好慢…返工與同事食飯發作,未食第一啖已經想走。」藝人李珊珊及余文樂曾經在IG分享驚恐症發作時的經歷,但該症並非只是名人專利。有90後基層青年約2年前出現暈車浪、氣促、肌肉僵硬等驚慌突襲(panic attack)先兆,由避搭巴士、地鐵、的士以至步行返家,甚至害怕出門上班,其後獲社工轉介加入新生精神康復會支援計劃,經覆診後穩定病情,回歸正常生活步伐。新生會稱計劃為700名合資格精神病患者提供私人專科資助名額,冀讓患者在輪候公院精神科期間,及時獲得適切治療。

驚恐症發作無法乘坐交通工具 余文樂、李珊珊同患此病

現年30歲的驚恐症患者呂先生,由出生至長大毫無徵兆,直至2020年12月底他偕母親乘搭巴士往粉嶺探親一次車程中,突然在車廂出現暈車浪、無法呼吸、身體僵硬等身體應急性反應,乘客愈多人聲愈嘈雜,反應愈加劇烈,當他以為只會是乘搭巴士才會出現身體不適,惟驚慌突襲(panic attack)不斷蔓延至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才令他察覺身心出現問題。「有一次喺荃灣做義工派飯,回程搭地鐵返調景嶺,我突然覺得抖唔到氣,每個站要由列車行返出去(月台)停一停抖10零分鐘,1個鐘車程變4個鐘先返到屋企。」

藝人余文樂曾在IG動態分享乘搭飛機途中「很害怕,然後手腳發麻,呼吸不了,我感覺快要死。」的驚恐症復發經歷,然而呂先生想不到在他身上同樣發生,反應比他更為激化。病情嚴重的時期,他由出門一刻,已預期在不同環境及場合出現癥狀,「返工與同事食飯時發作,喉嚨好似卡住咗,未食第一啖已經想走…試過喺寶琳放工返屋企,連地鐵唔敢坐,要步行返調景嶺。」他曾向政府門診、普通科私人醫生屢次求醫,驗血診斷不出病因,改而計劃向精神科專科醫生查詢,獲回覆首次診金連藥費高達4,500元,疫下只有1.4萬元收入兼供養母親的他來說,是一項沉重經濟負擔,最終他因昂貴診金而卻步。

至去年6月,他先後求助家福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並排期公立醫院精神專科服務,大約1個月後獲轉介至新生精神康復會「精神科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經社工評估後同年8月會見精神科醫生,服藥及進行心理輔導,成功銜接公立醫院精神專科服務,重歸正常生活步伐及工作。「回復返八、九成身體狀態,搭巴士去粉嶺會有少少緊張,但至少唔會再頭暈同抖唔到氣,醫生會教你學會適應,與症狀共存,就當佢係一個距離(你)好遠的朋友。」

有一次喺荃灣做義工派飯,回程搭地鐵返調景嶺,我突然覺得抖唔到氣,每個站要由列車行返出去(月台)停一停抖10零分鐘,1個鐘車程變4個鐘先返到屋企。
90後驚恐症患者呂先生

精神科醫生:症狀愈拖愈長 嚴重影響社交生活

計劃指定精神科專科醫生韓敬謙透露,以呂先生個案分析,若驚恐症狀愈拖愈長,病徵會愈來愈明顯,對社交人際關係及日常生活均帶來嚴重影響,就如藝人李珊珊患上廣場驚恐症後,因對人多擠迫地方產生恐懼,已預期無法出門重過常人生活,有必要及早治療。他指驚恐症可透過控制腦內血清素或短期鎮靜劑等藥物,緩減症狀帶來身體的強烈不適感,亦可以與臨床心理學家傾訴,嘗試找出誘發病因,再透過深呼吸放鬆或其他視角分析處事態度等模式,達致心理治療效果。

新生精神康復會督導主任林銘偉表示,有關計劃由周大福醫療基金、傅德蔭基金、施永青基金贊助,合共提供700個精神病患者名額,當中490個為兒童精神病患者,其餘210個提供予18歲以上成年患者,合資格人士可接受一年最多12次的150元優惠診金或全免資助私人精神科醫療服務,視乎家庭入息上限而釐定,最快兩星期內會見社工及提交完備申請資料,便可即時轉介。

+6

新生會支援計劃為患者提供700個私人精神科資助名額

他指現時公立醫院精神科服務輪候時間由數月至兩年不等,精神科需求愈來愈大,尤以成年人最為迫切,計劃由去年1月開始至今,今年上半年接受56宗成年患者個案申請,較去年上半年的36宗,高出55%,當中一半為抑鬱症患者,15%為焦慮症,亦有9%為焦慮及抑鬱雙重症狀患者,期望計劃在今年12月結束後,續有機構贊助而獲得延續,讓更多病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