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國產新車座位減兩成、關愛座倍增 鐵道迷:或引更多紛爭

撰文:余思朗
出版:更新:

最近搭馬鞍山綫時,有無發現有乜唔同?港鐵為配合沙中綫第一期工程而耗資11.4億購入的17列國產「東西綫列車」,有兩列已默默在馬鞍山綫行駛近一個月。除了被網民狠批似「吊頸環」的藍色膠吊環,還有防滑座位、欖形扶手、動態路線圖、天花的環形扶手杆等等新設計——幾乎全部都是為了鼓勵乘客能「行入啲」,但又是否奏效?
「座位四變三,闊咗,但變咗係非繁忙時間都好易無位坐。而且座位少咗,關愛座反而多咗,可能會容易引起更多紛爭。」鐵路迷溫先生說道。

現有兩列八卡國產東西綫列車在馬鞍山綫行駛。(余思朗攝)

去年尾通車的南港島綫也有藍色膠吊環和欖形扶手,但國產新車還有數項大改動——防滑座椅、動態路線圖、天花環形扶手杆、座位也由四變三,希望騰出車門旁的空位,避免乘客倚着玻璃阻礙人流。

膠吊環好似「扯皮條」

新車廂由法國設計公司MBD Design設計,南港島綫、港深廣高速鐵路,和上海鐵路、南京鐵路、甚至韓國KTX部分車廂也是由該公司設計。

新的軟膠手環由奧地利公司製造,不少用家表示「好勒手」。(余思朗攝)
馬鞍山線座位四變三。(余思朗攝)

新款膠環則由奧地利塑膠公司Faigle提供,聲稱具有抗菌和耐火的功能,但初來港就引來不少劣評。港鐵發言人早前回應傳媒查詢時指,新吊環採用「人體工學設計」,希望乘客使用時更舒服、亦減低「跣手」機會。此外,吊環由柔軟物料製造,即使乘客不慎碰到吊環,亦不會感疼痛。然而,不少網民表示新設計不但外表不討好,而且用上手也沒舊吊環舒服,「吊環非常唔舒適,條帶好靭,揸住隻手會好痛,好似扯皮條。」鐵路迷溫先生亦指出,新設計不能像舊款般旋轉,容易導致(手腕)扭傷。

記者實測新的防滑座位,較傳統座位闊約半個手掌位,而且變了較磨砂面的金屬,以達到防止下滑的功能。座位雖然較以前寬闊,數量卻大幅減少,普通座位由每卡原本50個減至40個,反而關愛座則由每卡2個增至4個。溫先生認為,減少座位不但不能有效增加載客量,反而更容易引起紛爭。「而家座位少咗,就算係非繁忙時間都好易無位坐,反而關愛座多咗,可能容易引起更多紛爭。」

新車近車門位置不設扶手,希望能鼓勵乘客「行入啲」,但溫先生以日本鐵路為例,指出此舉未必能有效防止乘客站在門邊,「日本的鐵路是沒有直立扶手,鼓勵乘客使用車頂扶手,而且車門側邊的扶手會較正常位置高或低一點,唔會令你捉得咁舒服,只係剎車的時候讓人扶一扶,唔建議人全程扶住。」

新置的動態路線圖顯示全程路線和下站名稱,但溫先生認為可以利用螢幕顯示更多資訊,「例如日本會顯示出口和轉車月台位置。」(余思朗攝)
新設計於車門對入位置不設扶手杆。(圖:Mtr service update)
新設計在座椅底下位置預留更多空間,讓乘客放置大型行李,但記者目測,幾乎沒有乘客使用。(余思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