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椰菜東面海鮮 餐桌上晤梅窩農民與西貢漁民 以味蕾品嚐社區

撰文:陳葆琳
出版:更新:

何謂社區?又何謂理想的社區?每個人與社區互動的方式,各有不同。縱觀現代社會,本地農業與漁業,無聲地支撐著我們的可持續發展。

一餐飯,可以結合了梅窩農民與西貢漁民「睇天食飯」的精神和智慧,為社區默默「耕耘」的人,嘗試以食材訴說社區故事。每一道菜都是兩個社區天然食材的結合,蘊含著外面吃不到的獨特味道。菜式包括青木瓜魚湯椰菜餃子、白酒牛油煎本地海鮮配酸菜、XO醬墨魚乾意粉等,不時不食,收費380元一位。

+8

指超市食材千篇一律:蕃茄、唐生菜、菜心

日文之中有「里山(Satoyama)」一詞,說的是一種保育概念,提倡通過維護「社會、生態、生產」地景,達致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的平衡;及後引伸「里海(Satoumi)」一詞,乃指人類與沿海環境(海景)的和諧關係。自然為人類提供糧食、原材料、消閑休憩、教育及精神治療等功能,人類同時保育自然環境,萬物共生共榮。

「貢想」和「好老土」是分別來自西貢及梅窩的民間組織。兩個社區的特別之處,在於前者是漁民的聚居之處,後者則有農夫在地深耕,共通點是「睇天食飯」。

「好老土」成員Virginia是一名坪洲人,她坦言已「去厭了超市」,因為超市食材來來去去,都只是千篇一律,「一係蕃茄、唐生菜、菜心。但係其實食材唔應該係每一年嗰個時間都係一樣㗎嘛,因為食材應該要同土地連結。」

食物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每一口,都是生產者辛勞的成果。他們認為,現代食物生產方式,將自然脈絡中的季節、天氣、土壤、水文與飲食割裂,人們似乎覺得只要花得起錢消費,便可以吃盡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氣候變化及各種環境污染,皆因人們生活與自然割裂。「人與自然乃相互依存」——這是「睇天食飯」的緣起。

「貢想」和「好老土」是分別來自西貢及梅窩的民間組織。他們用來自其社區的食材,設計一桌晚宴,以他們的方式,實踐「里山」、「里海」。(陳葆琳攝)

用社區食材設計一桌晚宴

兩個組織的成員去年起參加由城市日記主辦的「Let us Go! You and I」社區培訓項目後,用來自其社區的食材,設計一桌晚宴,以他們的方式,實踐「里山」、「里海」。每個食材,都承載著一個社區故事。

我覺得理想嘅社區就係人可以同大自然同埋同身邊嘅人連結……梅窩好新鮮、好多嘢、好多特產㗎喎,呢一種新鮮感同埋對個社區嘅想像力,我覺得有少少係外來嘅人先至會有嘅眼睛,但係我要將呢種眼睛帶比原本嗰啲居民聽,令到佢哋都享受、知道返,原來呢個社區係有嘢發生,一齊參與(join)、一齊合力去發生呢件事。
「好老土」成員Virginia
其實呢個社區應該係好多元,每個社區都可能會有一個大嘅敘述、一個主調嘅敘述,希望可以畀其他人睇到,我哋呢個特色係「由下而上」去畀大家睇到嘅,而唔係一個政策,你擺落嚟,我哋呢個叫做特色就特色。
「貢想」成員Carol

四道菜,加一杯簡單的飲品,細聽食材如何連結社區的人與事。如香酥公魚仔配蕃茄蜜糖沙律,當中的蕃茄來自梅窩「Winnie the Farm」。

農場的主人Winnie是一位五旬的退休婦人,她曾經是中環上班OL,後來因為腰傷無法工作,只好搬回梅窩尋找她的第二人生。她經常掛在嘴邊,自她重拾鋤頭後,腰傷神奇地痊癒。

「睇天食飯」香酥公魚仔配蕃茄蜜糖沙律。(陳葆琳攝)

樹上熟蕃茄更多汁更甜

Virginia說,一般從超市購買到的蕃茄,大多未熟透已被已被摘下來催熟售賣,並不是在樹上自然熟透,唯有梅窩的蕃茄,全部均是樹上熟。「Winnie the Farm」是社區農圃,每年春天都會種植不同品種的蕃茄,然後叫當區的小朋友一起採摘。

她說,樹上熟的蕃茄口感與催熟的蕃茄截然不同,更為多汁之如,味道亦更甜:「唔使去幫襯超市啲焗熟嘅蕃茄,佢哋可以行去農場10分鐘走買到呢一個自然成熟嘅蕃茄。梅窩有農業喺件好幸福嘅事。」

梅窩「Winnie the Farm」主人Winnie曾經是一名於中環OL,腰傷後「回鄉」尋找第二人生。(受訪者提供)

收割椰菜要等氣溫10度以下

另外一道菜——青木瓜魚湯椰菜餃子,則要說起梅窩草原農場的強哥。強哥是一名繼承父業的農夫,自有自己一套的種植方法,豐盛的農作物收成,對他而言是證明自己種植技術的方法。他只有在氣溫10度以下的時候,才會收獲椰菜,質量受季節影響,一般一個椰菜重約3至4斤,由於是有機耕種,所以售價達120元,「好老土」成員Skyler有感而發:「農夫掛住種嘢,好難搵到人幫佢買,所以佢個百幾隻椰菜,好多時候都係一係送畀人,一係由佢喺田嗰度爆(不包芯),呢件事其實係一件好可惜嘅事。」

「睇天食飯」青木瓜魚湯椰菜餃子。(陳葆琳攝)

用西貢內海石刹煲魚湯

魚湯則由西貢內海的石刹熬煮而成,由83歲漁夫富興叔每天凌晨2時以罟網方式捕魚,及後於碼頭附近的天光墟擺賣。石刹於街市之中並不顯眼,卻非常見物種,只有漁夫才熟悉的美味。「貢想」成員Carol表示,漁夫擔起了守望海洋的角色,對於西貢社區而言十分重要,「好似公魚仔咁,佢冇咗,我哋一般人唔知㗎嘛,冇得食咪冇得食囉,買其他嘢食囉,有時候咁多選擇,有真係漁夫先知。」

漁民和農民一直滋潤著社區。Virginia認為,農業不單只是農夫一個人單打獨鬥,要整個社區與農夫同行,支持農夫的日常生活,「唔單只係農業支持跟社區,社區都支持緊農業」,這才是社區的角色。

「好老土」成員Virginia認為,農業不單只是農夫一個人單打獨鬥,要整個社區與農夫同行。(陳葆琳攝)

Virginia冀藉著一頓飯,讓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走進社區,關注與土地相連的生產者,留意時令食材而非工業生產的食材,不時不食,「農夫係咁,我哋都係咁」,從而找出自己與社區互動的方法。

「睇天食飯」——邊食邊聽 西貢與梅窩的故事

日期:2023年4月21日(周五)
時間:晚上7:30至9:30
地點:Cafe HOOK(西貢大街41-42號吉祥樓地舖)
收費:每人$380
報名方法:網上報名

公眾如欲購買本地食材及產品,可向兩個團體查詢:貢想好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