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與香港教育歷史淵源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撰文:黃俊傑
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數據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在2016年得到台灣定居許可,較2015年的891名「港澳居民」增加21.9%,創下新高;台灣成為繼美、澳、加國之後的港人移民熱點。今日不少人視港台兩地為「命運共同體」,然而港台的情感連結並非突然冒起,而是有迹可尋。因為與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在政經文教上一直多有交集,香港在教育的歷史進程中,有着不少「國民黨印記」。

(本文原載2017年5月15日《香港01》周報第60期B12-13版,按此訂閱周報

國民黨軍政世家的陳樹渠,留下「陳氏教育機構」及陳樹渠紀念中學,服務至今(梁銘康攝)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後政府遷至台灣,同時因恐共和迴避戰亂,大量人才、資金與人口紛紛南下香港或東渡台灣。數百萬軍民與國民黨支持者於短短數年間湧入台灣,場面之混亂可想而知。香港亦成為大量欲東渡台海的國民黨員滯留地。但是有關國民黨在香港活動的專著甚少,談及國民黨對香港教育影響的專著更是難能一見。若我們仔細觀察,港台兩地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早已開始。

在1997年以前,受國民黨支持的香港中、小學及赴台接受高等教育的香港人都不在少數;而從台灣赴港作育英才的大師更是輩出。不少香港名人也是受教於台灣各大學,包括中大前校長、著名社會學家金耀基、科大前校長、著名物理學家朱經武、中大前哲學系系主任劉述先、飲譽香江的文化人董橋、台北故宮博物館前院長馮明珠、中大政政系前系主任關信基與歌手周華健等。其中,讓中大引以為豪的新亞創校先賢錢穆與唐君毅先生,更與台灣有密切關係,甚至最後葬於台灣。

1970年代,為了回應日本佔領釣魚島而掀起的「保釣運動」,也顯示了港台兩地的關係。第一張寫着「釣魚台是我們的」的大字報便是由台大香港德明校友會的香港學生貼出,台大僑生社團及港澳同學會隨後聯合印發大量抗議海報,其後在整個台灣保釣運動中,最大的示威遊行亦是由台大、師大、政大三校僑生所策劃,最後才帶動了台灣學生的示威活動。

香港「土炮」、台灣著名企業家、2017年身家達38億美元(財富雜誌富布斯2017年數據)的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先生,其成長歷程就是港台教育交融的範例。林氏生於上海,一歲時正值國共內戰,由父母帶着逃難至香港。據董橋先生在《小風景》一書提到,林氏在有大量國民黨背景難民的調景嶺貧民窟長大,並就讀由國民黨元老上將陳濟棠與胡漢民等資助的香港德明中學。據林氏憶述,當時「學校只有一幢大樓,而且從樓下走到樓頂,可以從幼稚園念到大學。」林氏中學畢業後,在香港報考大學名落孫山,後來在「加分政策」下,以香港人身份考入台灣大學人才濟濟的電機系,並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與台灣同學溫世仁共同設計出台灣第一部電腦,獲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先生頒發第一屆「青年獎章」,從此展開其傳奇的創業之旅。

填補香港基礎與高等教育空洞

國民黨對香港教育的貢獻,主要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基礎教育,二是高等教育。1950、60年代,香港因大量難民湧入而人口激增,那時教育尚未普及,不僅學校不多,有能力交學費者更是少之又少,故此失學學童眾多。有見於此,有國民黨黨員遂於新界開辦村校,亦有些黨員仿效信義會等基督教團體,向港英政府申請於市區屋村天台上開辦「天台學校」。根據本港學者謝永昌、蕭國健在2010年所著的《國民黨之香港百年史略》中提到:「當時人浮於事,找工作十分困難,而這些轉至香港的黨員,大多是一些知識份子與從事教育工作者,就算是當兵的亦多出身於軍事學校,他們除知識外沒有一技之長,唯一出路就是教書」。最落力辦學的家族,則以陳樹桓陳樹渠家族、江茂森家族為代表。

陳樹渠是軍政世家,父親陳維周曾任國民政府兩廣鹽運使與禁煙局局長,亦是國軍中將;陳維周之弟陳濟棠亦曾任國民黨廣東區總指揮官、有「南天王」之稱,官拜國軍一級上將兼總統府戰略顧問。陳樹渠則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旅居香港後與國民黨保持密切關係,長子陳耀璋曾任國民黨中委委員,與連勝文是好友。陳樹渠與珠海書院(珠海學院前身)奠基人江茂森為世交,他們籌集資金開辦多家學校,僅收取低廉學費,令不少不能負擔學費的港人子弟受惠。江茂森在1982年於香港逝世後,總統蔣經國特頒褒揚令,謂江氏「忠貞愛國,致力僑教,保存優良傳統文化,貢獻良多」,並以青天白日黨旗蓋棺,備亟哀榮。陳樹渠則留下「陳氏教育機構」及九龍塘陳樹渠紀念中學等,服務至今。

根據《國民黨之香港百年史略》,其他由國民黨黨員聯手創建的還包括12所當時有名的僑校:珠海中學、大同中學、德明中學、香港壽山中學、同濟中學、遠東書院、香江書院、華僑書院、永康中學、嶺東中學、嶺英中學及聯大書院。「這些僑校與中華民國關係密切,得到教育部的優惠,每年可保送若干名額到台灣升讀大學,報考台灣各大學的學生,亦獲加分優待,務求令到更多僑生得到優良的教育。除開辦中學外,為了令到部分因經費或學分關係,而未能考上本地兩家大學(港大與中大)的學生,亦有機會升學,於是開辦大專課程,令他們有機會得到大學教育,更得到中華民國教育部的支持承認學位,令這些港生多了一條出路。」只是,當年香港學生可保送台灣接受高等教育一事,最終因經費問題,進展並不順利。

1956年國民政府擴大招收僑生赴台升學。圖為1959年男生宿舍寢室(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香港校友會)

廣推僑教為強化國族認同

不少文章或歷史記錄均將香港德明中學、大同中學等具有國民黨支持的學校,稱為「僑校」,意指華僑學校。但根據中華民國《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所謂「僑生」其實是指「大陸地區、香港及澳門以外之國家或地區」的海外學生。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主張擁有香港、澳門以至中國大陸的主權,如果稱港澳學生與大陸學生為「僑生」,則變相承認港澳與中國大陸地區的主權不屬中華民國。不過,雖然法律條文如此列明,但台灣在實務上仍不時將香港歸入僑務的工作範圍,一些心屬中華民國的港人亦認同自己是僑民。例如在1925年於香港創刊的《華僑日報》,雖是在香港編採出版,卻以「華僑」為名,旨在連結所有海外華僑及互通消息。

時間還是要回到國府播遷台灣之初。1949年,大陸政權易手,惟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的始創會員國兼常任理事國,其國際認受性即使有所動搖,但在以美國為首的反共陣營中,地位大抵牢固。中共政府一方面爭取取代國府,成為聯合國「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代表,同時亦在1950年代初,不斷爭取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各地華僑支持。戰後的海外華人在其僑居地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皆有重要影響,是故包括香港在內的華僑對國共的取態,客觀上必會影響雙方的國際地位,國共雙方由此開闢為爭取華僑支持的教育戰場——這場「戰爭」至今仍在進行。

國府播遷台灣後,蔣介石即稱要團結三大反共力量:「大陸反共同胞」、「台灣軍民同胞」與「海外僑胞」。1951年4月,行政院(相當於中共的國務院)制訂《反共抗俄時期僑務政策》,國府陸續推出各種僑務政策,其中在教育部分強調「為提高僑民文化水準,增進其知識技能,並加強其對祖國之認識起見,應本因時因地制宜原則,編印僑民學校教科書,課外補充教材及一般僑民讀物,隨時供應海外」。1952年5月,立法院通過《當前僑務施政政策要點》,共計八項,為先前的《反共抗俄時期僑務政策》作引申、補充及細化,當中在教育上更進一步「獎勵華僑青年回國就學,對於入境入學,應予以切實便利與輔導」、「積極鼓勵海外技術青年回國參加反共抗俄實際工作,大量招訓海外各地忠貞優秀青年,儲備海陸空軍幹部」。

1952年10月底,第一次全球僑務會議召開,蔣介石為僑務政策中的教育部分一錘定音,把「僑教」上升至國策層面,指示「要發展華僑教育,闡揚民族文化。朱毛匪幫以其甚於焚書坑儒的毒辣方法來消除我們的民族文化,妄圖根絕我們的民族意識。我們海外僑胞必須特別重視青年教育,維護民族文化,尤須配合我們的反共抗俄堅定的國策,使僑胞子弟都能受到民族文化的陶養和人格教育的栽成,共同為國家民族的生存而奮鬥,這是當前僑務的要著,也是僑胞本身最迫切的工作」,更確立「無僑教即無僑務」之理念,影響至今。

種種鼓勵政策與配套背後的思維,皆是為了讓來台求學的僑生,將中華民國植根其心,把從台灣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帶回僑居地發展,從而鞏固中華民國海外影響力。迄今,除了特定專業人才,台灣政府仍是鼓勵包括香港學生在內的僑生回僑居地發展,而非留台定居。

一班台大香港學生於1959年到台灣成功嶺基地接受軍訓(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香港校友會)

僑生補助全賴美援?

台灣國民黨政府要補助僑生回國求學,資金從哪裏來?1949年,國府可謂樹倒猢猻散,政權風雨飄搖,已至存亡之秋。當時國府財力拮据,無法延續過去大陸時期於北京、廣東等地,設置大學僑生班的僑教策略,也無力提供僑生赴台的補助;按《僑務統計》數據,1952年大專院校來台升學的僑生畢業總人數只有5人,而往後兩年亦分別只有48人與76人。國府之所以能廣推僑教,香港人之所以能到台接受高等教育,主要受惠於來自美國的資金援助。

冷戰時,全球分為東西兩大陣營。及至韓戰爆發,美國擔心共產勢力蔓延至太平洋地區,本欲背棄國府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遏制中共對台的直接威脅,並恢復對國府的軍事援助,把國府治下的台灣納入反共、防共戰線。1953年,艾森豪就任美國總統,加強援助國府。同年,美國副總統尼克遜結束對東南亞之行後,抵台訪問,並向蔣介石提及其於東南亞的發現與憂心——當時的東南亞華僑正掀起一股「回歸祖國懷抱」的熱潮,中共將大批華僑青年送往大陸,接受共產主義教育。尼克遜擔心,這股趨勢將助長共產勢力蔓延,他在參加東海大學奠基典禮時表示,「台灣必須設法爭取海外華僑青年回台升學」。因此除了軍事與經濟援助外,美國更向當時財政拮据的國府提供教育經費,當中大部分用作支持僑教的各種龐大支出。這一直持續至1972年尼克遜成為美國總統後訪問大陸並與中華民國斷交。

當時,台大港澳會的活動經費也是出自美援。據1966年的《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報告書》所示,美國國會通過的對台教育援助,以僑生教育撥款為主,至今仍存在的台大僑生社團港澳同學會、華僑同學會、海洋詩社(由港人台大生余玉書創立,其出版的《海洋詩刊》在戰後台灣文學可謂海洋文學風氣之先)等社團經費,都是來自美援中的「僑輔專款」。除港澳學生外,國府為鼓勵東南亞的華僑子弟到台求學,更不惜以贈送來台機票的優惠,積極延攬僑生前來台灣受教。

然而,儘管國府希望廣收僑生,但當時台灣的大學卻不見得有此意願。為了提升台灣各大學招收僑生的興趣,國府甚至作巨額補貼。受僑居地學習環境與語言使用等限制,許多來台僑生在程度上不及台灣本地學生。出生僑鄉、父親為華僑,為僑教奉獻一生的經濟學家、逢界大學第二任校長高信先生憶述,當時為鼓勵台灣各大學招收僑生,國府規定各大學每招收一名僑生,就可獲補助新台幣一萬至兩萬元,而當時「萬元」的價值比現在高十倍。根據高信先生稱,早期台大、師大、政大和國防醫學院等校內許多建築,都是因為得到補助款項才得以興建。

學生於1958年僑生冬令營歡迎總統蔣介石(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香港校友會)

 

延伸閱讀:新亞書院的民國情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