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花園城市」到「悲情城市」 公屋新市鎮,是進還是退?

撰文:柯詠敏 黃泳樺
出版:更新:

「公屋不應該為了追數,而要講求質素。」規劃師陳達材說。政府在1973年發展新市鎮時,希望紓緩市區人口擠迫的問題。當時更引入英國建築師荷畏特的「花園城市」概念,將第一代新市鎮沙田發展成為「Model Town」(模範城市),而當區首個公共屋邨瀝源邨更被陳譽為「Model of the Model」。
相隔十年,政府於80年代發展第三代新市鎮,天水圍的公屋頻頻被批規劃失誤,引發社會問題。同是新市鎮,為何落差如此兩極?
攝影: 黃永俊 余俊亮

政府當年將沙田設計為「模範城市」,但沙田之後的新市鎮,是否能重複沙田的成功之處?

陳達材於1988年加入政府拓展處,參與沙田新市鎮規劃。當時瀝源邨、美林邨、禾輋邨已陸續落成。陳達材拿出瀝源邨的鳥瞰圖,7座長形大廈恍似英文字母「I」字,在灰白色的石屎地上一橫一豎地擺放;噴水池四周被樹木包圍,猶如一片藍色的三葉草掉落在樹林裏。

外行人眼中,這張鳥瞰圖與普通地圖無異,但從大廈座向、公共空間的設計,均埋藏規劃師的心思。陳達材說:「當時規劃沙田的方向是以城門河為重心,兩邊建築群沿河而建。所以瀝源邨亦是以河為向,沿着城門河拾級而上,不會好似現在那些住宅般互相阻擋視線。」他指着瀝源街市對開的空地,接着說:「還有這個中空設計,即是中間空心,旁邊商場、停車場等設置,可預留多些空間給居民活動。這是後來禾輋、美林邨仿傚的地方,亦是往後在新市鎮規劃公屋時的方向。」

瀝源邨於1975年落成,提供3200個單位,可容納約8000名居民。政府於1973年發展新市鎮的時候,目標是在沙田、荃灣及屯門為180萬人提供居所。然而,同期落成的觀塘順利邨、深水埗白田邨則分別有4600個及8800個單位,人口密度遠比瀝源邨高。陳達材解釋,政府發現早年在荃灣及觀塘所發展的「衛星城市」過於急速,工業及居住的環境均缺乏詳細規劃,決意在較遠離市區的沙田重新發展。「政府希望沙田成為『Model Town』,那麼瀝源作為沙田第一個屋邨,當然要具指標性。政府不想走觀塘那條舊路,希望瀝源邨的環境舒適,可以營造社區的感覺,增加居民歸屬感。」

瀝源邨有天橋直達沙田市中心、禾輋,譚姑娘笑說出去飲茶都不用擔遮。 公屋模範 沙田瀝源邨

74歲老街坊的歸屬

與邨內第一批居民譚麗娟兩次見面,她都穿上鮮豔的碎花外衣。74歲的她瞇起雙眼笑說:「阿女話老人家唔好着到黑沉沉,要醒神啲畀人見到。」的確,這天她帶我在瀝源街市外遊走,經過老字號恆園茶餐廳,招呼食客的伙計離遠看到她便叫:「譚姑娘!」譚點頭微笑,跟我說:「每朝我買完報紙,便會到恆園或者蘭香閣食早餐。坐低不用幾分鐘,一杯淡咖啡便會自動送到我面前。」

吃過早餐,譚姑娘便到榮瑞樓樓下的互助委員會或區議員辦事處工作,籌備新春聯歡、旅行或處理居民投訴等,由1978年至今仍從未間斷。譚姑娘樂於做社區工作,除了性格使然,亦因為她喜歡瀝源這個地方。「方便囉!舒服囉!」她不消一秒答道。「想食平的樓下就有,食貴的走過天橋便可到市中心;即使這裏(瀝源街市)沒有魚賣,我行一條天橋便到沙田街市,還不用擔遮呢!」

回想未搬入瀝源邨前,譚姑娘與十位家人擠在灣仔板間房居住,當時沙田竟是他們旅行的地方。「當時去西林寺囉!入去又搭船、又搭車,兩個女兒坐車都坐到嘔。」昔日旅行的地方,如今變成落地生根之處,譚姑娘說不少舊街坊也搬走了,但因為很多事物都成為了習慣,不太願意離開。兩個女兒都各自成家,搬離瀝源邨,但她們仍經常回來探望譚姑娘。「去飲茶的時候,他們都會與伙記說:『我係『大大』啊,我係『細細』啊﹗那些伙記仍然認得他們兩姐妹。」譚姑娘哈哈大笑地說。

陳達材說每個屋邨應該有一個具標誌性的地方,吸引居民聚集。沙田瀝源邨的噴水池是當中的模範。

噴水池的秘密

瀝源邨佔地不算大,但我們一直走,發現沿途有不同設施:如娛樂城、診所、體育會,還有地標噴水池。「女兒與表姐妹小時候最愛在這裏放船仔,有次試過玩到跌落水。」譚姑娘曾向房署申請,在指定時間開放噴水池,免得水聲影響住戶。在噴水池遊玩並非小孩的專利,譚姑娘說早前有街坊發現噴水池停了,託我要求房署快點維修。因為天氣太熱,噴水池可以降溫。」

陳達材稱在「花園城市」的概念裏面,則需要有一個標誌性的設施,吸引居民在附近流連。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花園,沒有甚麼吸引力;而在公共空間不只是得一個空間任人玩,而是要有質素,吸引人去屋邨、甚至城市內不同的地方。」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