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舊牛奶公司部分被評為三級建築  委員:爛到咁評唔落手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舊建築經不起超過一世紀的洗禮,只剩下破落不堪;到談論應否保育、如何保育時,卻因為破落而失去被保育的資格。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成員高永康說,這是香港在歷史建築的評級機制上,尤如「有雞先定有蛋先」般充滿矛盾的迷思。
古諮會經商討後,今日初步通過將薄扶林舊牛奶公司的部分牛棚及牧場評為三級建築,部分範圍與政府計劃發展公營房屋的地皮重疊;但這個評級並不能確保建築能在發展下保全。
有委員說,薄扶林舊牛奶公司散落於山頭各處,部分更只剩下石牆或牛棚圍欄:「爛到咁都評佢三級,評唔落手。」高認為,這反映了現有評級機制的不足,委員在評級時,應考慮建築的整體價值及歷史意義等。

座落在同一片山頭的薄扶林村。(資料圖片)

不過,古諮會委員之一謝淑瑩在會上,則提出不同意見。她認為歷史評級不應單看建築本身,更要考慮該建築的社會及經濟背景。舊牛奶公司紀錄了一個時代的經濟活動,即使散落山頭各處,仍有其價值。

是次舊牛奶公司被拆分為62項建築作評級,包括牧場、牛棚、飼料倉、牛屎湖等部分。主席林筱魯亦呼籲委員在評級時,應將建築群作整體考慮:「喺條街就咁見一幅牆就評三級(歷史建築),係無可能。」

全港唯一牧場 擠奶同時製奶

的確,牛奶公司在1886年由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文遜醫生(Patrick Manson)創立,期望港人能享用新鮮、衛生且廉價的牛奶。牧場佔地廣闊,橫跨沙宣道、薄扶林區及雞籠環;現時的置富花園、瑪麗醫院、伯大尼、華富邨等,昔日均屬牧場範圍,在1930年代的最高峰時期,這片山頭養了1,500隻牛,是全球頭六名以內。在日治時期,牛隻數量銳減;至1983年,牧場才完全撤離薄扶林。

文遜醫生是傳染病的權威,牧場之所以散落山頭各處,是為了萬一牛隻患上傳染病,亦不會全軍覆沒。高永康說,這種「隔離」的概念,早在沙士未發生、已在逾一個世紀前的牧場內應用。牛奶公司牧場亦是當時香港唯一一個工農業並行的運作模式;牧場內這邊牧養着乳牛們,並為牠們擠奶,那邊已做好生產工作,將牛奶運出市區。這裏更曾是全港最大的製冰廠,見證了本地食品貯存期得以延長的發展。他認為,委員及日後公眾就評級提意見時,絕不僅是一塊破落石牆的考慮。

【7仔大歷險】混血兒去勻全港800間7-11 「屋邨難入過貨櫃碼頭」

牛奶公司的牛房建築群由牛房(長條型建築)、牛地(圓形圍牆建築)、牛屎湖及草廬(圓錐體建築)組成。(相片攝於1968年,由陳銘強提供)
七十年代的薄扶林山頭,可見薄扶林村的房屋群,相片右方的是牧場主要部分,後方遠處的方形建築則是工場及冰庫。(陳銘強、盧大成提供圖片)

部分三級建築計劃發展為公屋

古諮會今日的會議上,原要為薄扶林舊牛奶公司62項建築群作評定,但由於時間不足,委員會先處理21項,其中2項在政府計劃發展公營房屋的用地範圍內。林筱魯說,建築群「分散得好厲害」,難以逐一分開討論,直言很難處理;故呼籲委員在評級時,應考慮其整體價值。

最終委員初步完成牛奶公司的牧場及牛棚部分、共21個建築項目,全部按古蹟辦的建議評級。其中一項與政府發展重疊的用地被初步評為三級,即宜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但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處理。餘下41個項目則留待下次會議再處理。

現時古諮會在考慮歷史建築評級時,會考慮以下幾項因素:

歷史價值
建築價值
組合價值
社會價值
地區價值
保持原貌程度、罕有程度

高永康說,現有評級機制的不完整,令委員不習慣以一個山頭、一條村落,整體考慮建築群的價值。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會向古諮會補充更多資料,期望委員在下次會議考慮餘下41項建築評級時,會根據多方面的重要性考慮,並就部分建築作更高的評級,才能更完好地保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