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疱疹病毒|城郊界模糊 人猴如何共存 動保人士倡公路設生態橋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一名37歲男子2月下旬到訪金山郊野公園被猴子所傷,其後確診人類感染B病毒,為香港首例。動物保護人士、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執行主席麥志豪表示,香港城郊界線模糊,今次個案,「唔可以怪晒動物,又唔可以怪晒市民。」麥指,野生動物一般不會主動靠近人類,市民遇到野生動物,最好是若無其事,他又提醒若明知某處是野生動物出沒點或聚居點,應盡量避免前往。

就香港城郊界線模糊的問題,麥志豪建議參考新加坡經驗,在公路上架設生態橋,種植果樹或建立一個仿森林的環境,即使有野生動物出沒,也會留在生態橋,藉以保持野生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

+3

麥志豪:唔可以怪晒動物,又唔可以怪晒市民

麥志豪表示,香港的城郊界線模糊,偶爾也會有野生猴子走入市區覓食,猴子於香港是屬於野生動物或社區動物,有時確實難以分辦,「唔可以怪晒動物,又唔可以怪晒市民。」

他續指,野生動物一般不會主動靠近人類,並指如行山或途經一些地方遇到野生動物,最好的做法就是若無其事,「我99%保證無事發生。」他也提醒市民,倘若明知某個地方是野生動物的出沒點或聚居點,應盡量避免前往,即使前往或途經該地,身上不宜攜有很多帶氣味食物。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執行主席麥志豪表示,香港的城郊界線模糊,偶爾也會有野生猴子走入市區覓食。(資料圖片)

新加坡公路上架設生態橋 保持野生動物與人類距離

承如麥志豪所講,香港城郊界線模糊,有不少公路附近都是郊野公園,有野生動物在公路附近出沒並不罕見,要怎樣改善這種情況?麥志豪指,可以參考新加坡經驗,在公路上架設生態橋,種植果樹或建立一個仿森林的環境,當野生動物來到,會按其本能會留在環境更好的生態橋上,而非走到石屎路上、與人類有所接觸。

新加坡有一座名為「Eco-Link@BKE」的生態橋,這條橋橫跨武吉知馬高速公路,將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及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連接起來,野生動物可以透過生態橋,安全穿越高速公路。

新加坡Eco-Link@BKE生態橋。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

他也提到,其團隊十年前開始處理黃大仙、慈雲山的流浪狗問題,除了為狗隻絕育,團隊也將狗糧搬上山,慢慢改變流浪狗的覓食習慣,該處流浪狗與居民的衝突才得以紓緩。建設生態橋的道理與此類同,藉著為野生動物建立一個更好的環境,與人類生活保持距離,從而避開發生衝突。

但麥志豪不忘提到,有別於流浪狗,猴子是野生動物,應該在野外自行覓食,不應有人投餵。他也強調,人類跟野生動物共存,指的是各自在各自的地方過生活,互不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