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報到易」失靈 承辦商兩次負載測試 教局最快6月完成調查

撰文:鄧宇詩
出版:更新: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考生需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報到易」,惟在4月11日考第一個核心科,中文科時「監考易」失靈,監考員轉為使用人手點名臨時轉為使用人手點名。翌日考英文科時亦遇上同樣情況,考評局同日宣布停用「監考易」,改用人手點名 考生續用報到易。

立法會議員李浩然今日(22日)在立法會向教育局提出書面質詢,局方回覆指,承辦商分別在2023年1月及2024年1月進行負載測試,教育局亦曾以先行先試方式,於48間試場學校的數學科(必修部分)及中國語文科考試採用系統,以上三次系統運作順暢,並無偵測出異常情況。考評局現已成立專責小組,詳細調查事故原因,包括壓力測試的方式、結果和跟進工作,最快在6月完成初步調查工作。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書面回覆指,考評局在2022年12月完成相關應用程式的開發工作,預計系統涉及5萬多名考生、2,000多名監考員及大約500個試場的運作需要。

2次負載測試模擬7萬考生、3,000名監考人員使用系統

她表示,承辦商在今年1月首次進行負載測試,以驗證系統的負載能力,承辦商透過電腦模擬同一時間需要讓大約7萬考生使用「報到易」程式自行簽到,以及大約3,000名監考人員使用「監考易」程式執行所需的監考工作。測試完成後,考評局秘書處審視了承辦商所提交的測試表現報告,接納系統已完成有關測試。

其後於4月,考評局以先行先試方式,於48間試場學校的數學科(必修部分)及中國語文科考試採用相關系統,考試期間,系統的運作順暢,並無偵測出異常情況。

蔡表示,承辦商在今年1月進行第二次負載測試,測試規模與第一次相若,系統的表現符合預期,並無出現異常情況。又指,考評局亦已向政府提交初步報告,現已成立專責小組,詳細調查事故原因,包括壓力測試的方式、結果和跟進工作,並制訂改善建議,預計最快在6月完成初步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