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國教五年】鮮魚行學校打開校門教國教 不避負面國情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上屆政府在2012年10月8日宣布擱置國民教育獨立成科後,大角咀鮮魚行學校仍舊於同月19日起按計劃落實開科,當時仍是副校長的現任校長施志勁,按課程指引在校內教授全港首課德育及國民教育課。
五年來該校一直堅持繼續教授,未見有學生及家長組織前往抗議,或許說明了鮮魚行學校的國教經驗,可讓特首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借鏡。

施志勁校長憶述首堂國教課,他用戴上不同顏色的帽子,說明同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羅君豪攝)

施志勁大學畢業後隨即加入鮮魚行學校,鮮魚行是基層小學,22年來一直接受善長人翁的捐款,施志勁對此表示:「我不想只接受他人救濟,我希望學生也能利用自身的力量回饋社會。」他相信推行國教,能令學生認識自己祖國和自己的根,培養使命感,協助國家進步,這成了推行國教的初衷。

公開讓家長傳媒觀課

當年的10月19日,該校打開校門,讓家長、傳媒、教育界人士、政黨人士、甚至正在校門外派反國教傳單的學民思潮成員,走進課室觀看施志勁講授國民教育。那一課他至今仍記憶猶新,他記得當時向六年級學生講解國歌與國旗課題,但他並不是教相關知識,「好像國旗上的五顆星代表什麼,那些資訊網上一應俱全,我要教的是他們對國旗的看法:為什麼有人會燒國旗洩憤,有人在升國旗時流淚?其實國旗屬於中性,只是我們賦予感情給它,無論是哪一支國旗,我們都應該要尊重,這亦是禮貌。」

有資深小學校長關注,若有關國歌教育的指引「寫到硬崩崩,要好機械嘅教學」,干預教學自主,情況就不太理想。(資料圖片)

一個學期18堂國教

現時該校小一至小六各級學生,每隔一個星期便有兩堂公民及國民教育課,一個學期約有18堂。課堂以小組形式進行,每四名學生一組研習由教師設計的教材,由各班正、副班主任任教,不設評核。時至2015年,學校為節省課時及減省重疊內容,該科與生命教育科合併,現時首12堂為德育、公民教育及生命教育,餘下四堂為國民教育,並設兩堂作總結。

教聯會轄下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被揭將中國共產黨形容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由於該中心及該手冊都獲教育局公帑資助,因此令不少家長擔憂國教科目的是向學生推行「洗腦教育」,激發九萬人在7月29日上街遊行抗議,施志勁當時也身在其中,「那本像官方的教材,可能只是事實某部分,如果要我教,我也不想教。」反國教運動愈演愈烈,時任特首梁振英最終宣布擱置課程指引,已向學校發放的三年國教撥款,學校可用於非國教課程。

鮮魚行學校編定國教科各級主題。(羅君豪攝)

只定課程框架 教師決定內容

鮮魚行的國教課程只有框架,真正要教什麼都由教師討論後決定。每級負責教授國教的正、副班主任及科組長組成五人小組,集體備課挑選生活事件,施志勁不會審查資料,「你想帶領學生討論什麼、是否配合主題才是重點。千萬不要就某生活事件為講而講,所以我要求老師要在討論當中成功說服大家,畢竟大家也會利用同一生活事件去授課,要先過老師一關。」

儘管如此小心翼翼,但在五年前,校內教師仍視國教為禁忌,施志勁為此進行了一系列諮詢工作,花了一個月時間撰寫課程框架,隨即諮詢教師、家長教師會成員等人修正課程。當時有家長響應反國教運動,他在收到家長信後未有多花唇舌解釋,「因為根本無可能在一、兩個小時內去說服想反國教的人,我索性邀請家長來觀課,讓他們明白我是要求學生多角度思考而非洗腦,保證從來沒有政治任務。」計劃成功令部分家長改變看法,消除洗腦疑慮。

校長室備有《基本法》,供教師備課時使用。(羅君豪攝)

堅持開科 梁紀昌:國教不是邪教

施志勁能夠如此放膽推行國教,背後有賴當時的校長梁紀昌支持。在教育界中,梁紀昌總有一鳴驚人的力量。交由施志勁接棒前,他在鮮魚行當了13年校長,先後帶領學校走過兩次殺校危機,五年前這位「校長爸爸」不理外界對國教的猛烈批評,堅持要開國教科,把學校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教導學生認識國家是老師的天職。國民教育不是邪教,如果純粹歌功頌德便是洗腦,如果是提倡正確認識自己的國家,正面及負面也要了解清楚,那便與洗腦扯不上邊。」梁慨嘆年輕人對內地發展缺乏認識,對關於內地的資訊不會深入了解清楚或提出質疑。

事實上,梁紀昌最初不贊成將國教獨立成科,他認為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是需要透過不同科目如語文、常識、歷史等等自然滲透,到了後期,梁紀昌有另一種看法,「當時老師壓力很大,上課要趕課程進度,既然老師缺乏空間去教,那倒不如獨立成科!」

梁紀昌認為讓學生了解內地正面及負面國情,就不是洗腦教育。(黃永俊攝)

全校教師均需授課免偏頗

「當時是有壓力的,雖然我已經那麼公開和透明,但我仍不知傳媒會如何看待我們。」梁紀昌擔心集中由數位教師教授國教會造成偏頗,所以要求所有教師也要授課,曾有教師向他反映對傳媒及課時的憂慮,他逐一安撫他們,並動用53萬元「德育及國民教育支援津貼」聘請一名合約教師擔任課程主任,統籌教學及分擔其他老師的工作量。

現在五年過去,埋下多年的種子也是時候萌芽收割。施說在兩年前升任校長後已沒有再教學生,但仍會不時巡課,觀察到課堂氣氛較從前熱烈,學生踴躍發言,更多了一種求真精神及較易接受新看法,對比今天的香港,他不禁慨嘆:「香港社會太多撕裂,這是基於大家看事情只有一個角度,同時覺得他人的觀點是錯誤,其實任何人都有不同角度,為何我們不能接納他人?」

原文載於第75期《香港01》周報(2017年8月28日),原文題為《 公開教學透明度 釋除洗腦疑慮 鮮魚行學校的國教經驗》,現題為編輯重擬。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8月28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