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鴿風球】天文台長岑智明:若距離再近20公里 如「溫黛」重臨

撰文:張雅婷 甄挺良
出版:更新:

「天鴿」於今年8月襲港,為香港帶來今年首個十號風球,造成多區如大澳等水浸。事隔一個半月,天文台回覆《香港01》查詢時確認,「天鴿」已升格,是繼1979年「荷貝」後,再有超強颱風襲港。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亦指,「天鴿」猶如上世紀60年代、二戰後以來造成最多傷亡的超強颱風「溫黛」,最高中心風力達每小時185公里,路徑亦相若,若當時再近香港20公里,造成的破壞可能比「溫黛」更嚴重。

2017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為香港帶來近五年首個十號颶風信號。圖為「天鴿」的風眼衛星圖像。(日本氣象廳提供)

天文台按世界氣象組織的建議,將熱帶氣旋分為六級,若要達到頂級的「超強颱風」,中心最高風速要達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而「天鴿」中心風速一度達每小時185公里,故屬「超強颱風」級別,是繼1979年荷貝後再次有超強颱風對香港造成影響。而「天鴿」在8月23日早上10時左右最接近香港,並於本港西南方掠過,當時和尖沙咀天文台總部距離只有約60公里。

熱帶氣旋的分類
熱帶氣旋類別
接近風暴中心之10分鐘最高平均風力
熱帶低氣壓 每小時41至62公里
熱帶風暴 每小時63至87公里
強烈熱帶風暴 每小時88至117公里
颱風 每小時118至149公里
強颱風 每小時150至184公里
超強颱風 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

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天鴿」路徑與「溫黛」相若 「溫黛」曾致逾百人死

天文台台長岑智明今日(25日)出席活動時,也談及「天鴿」的威力,更認為如天鴿和香港距離再近20公里,可能會上演「溫黛」翻版。溫黛1962年襲港,是本港二戰後以來其中一個破壞力最大的颱風,當時造成逾百人死亡、逾百人失蹤,多處出現山泥傾瀉、水浸,大埔及沙田的風暴潮更對該區造成嚴重破壞。

對比「溫黛」及「天鴿」的數據,兩者中心最高持續風力都是每小時185公里;移動路徑亦相近,同樣在香港西南方掠過,「溫黛」和尖沙咀天文台總部最近的距離是20公里,「天鴿」路徑則稍遠,於西南方60公里掠過。

「天鴿」吹襲,天文台繼2012年後,首次發出十號颶風信號。(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曾料「天鴿」如「溫黛」重臨 甚至更嚴重

憶述「天鴿」逼近時,岑智明坦言,已預測會對本港造成一定破壞,「當時特別和科學主任提到,情況可能恍如溫黛重臨,要和傳媒交代」,幸好最後天鴿路徑稍為偏南,對香港影響亦相應減少。他續指,若「天鴿」的移動路徑與「溫黛」相同,吐露港水位預測將高達5.49米,比澳門錄得的5.25米更高,可能帶來嚴重破壞;而維港的水位亦可能達到4.07米,比溫黛當年錄得的數字更高。

他續指,熱帶氣旋對香港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危機性的確喺度」,更坦言天鴿正面吹襲澳門,「就算提早發出警報,結果都係一樣」。他希望市民未來可更注重風暴期間的危機意識,「例如唔好去地下停車場攞車」,天文台亦會用更「貼地」方法提醒風暴對市民的影響。岑智明預告,天文台將在明年初推出Facebook專頁,用較生動的方式介紹氣象,他更笑言「唔怕市民『挑機』」,歡迎交流。

天鴿吹襲期間,澳門出現嚴重水浸。(香港01駐澳門特約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