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評】從十大新聞看中學生,學生選擇與社會氛圍相應?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近日,學友社公布「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結果,從中可以見出本港中學生的新聞觸覺以及關心的話題。

十大新聞中,共有六宗本港新聞,其中更有三宗排在頭三位,可見學生們以本土為本位,本土意識很強,最關切發生在香港的事。而且他們頗能就新聞背後的意義作評價,好像林鄭月娥成為首位女特首,就具劃時代的意義,因為百多年來,從港督到特首,從來都是男性的天下,如今產生女特首,自是讓人注目。再與去年相比,去年排首位的也是選舉新聞,即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屬國際新聞。美國是當今超級大國,總統換屆,是世界大事,自受矚目。同樣是國家最高領導人換屆,今年德、法總理、總統當選等卻十大新聞不入,並不是學生們忽然不關心國際大事,而是因兩國地位非比美國,而林鄭月娥當選特首是本港大事,在學生心目中與美國總統當選受關注的程度相當。由此可見,學生們選擇新聞時是由一定的準則的。

他們頗能就新聞背後的意義作評價,好像林鄭月娥成為首位女特首,就具劃時代的意義。(資料圖片)

有人說,十大新聞中,沒有什麼政治新聞,顯得學生們不太關心政治。其實不然。檢視學生是否關心政治,不在於看入選的政治新聞有多少宗,而在於當中表現出的政治判斷。雖然十大新聞中政治新聞不多,但排在首位的就是一則有份量的政治新聞,從這樣的選擇,已足見學生們的識力。

過去一年,還有許多其他政治事件,如議員遭DQ、一地兩檢方案出爐等,但全都不入十大新聞。其實,去年排第十位的青政議員宣誓辱華,與今年的議員遭DQ性質相同,但後者十大不入,皆因後者是前者的餘緒,經過一段時日,受眾已經消化,再沒有甚麼震憾性。這其實也顯示社會氛圍如此,而中學生受到影響,對於無日無之的政治爭拗感到厭倦。去年的銅鑼灣書店人員失蹤排第三位,顯示學生對於事件衝擊一國兩制深感關注,不過,今年同樣關係一國兩制的一地兩檢方案卻十大不入,顯示學生始終理性務實,並沒有被去年的事件嚇倒。這類新聞不入十大,都與現時的社會氛圍相應,反映社會大環境與校園關係密切。

過去一年,還有許多其他政治事件,如議員遭DQ、一地兩檢方案出爐等,但全都不入十大新聞。(資料圖片)

去年第二位的三星Note 7爆炸事件、第六位的《Pokémon Go》遊戲登陸香港,都與電子產品有關,可見這些產品已打入中學生的生活,今年同類新聞電腦勒索軟件WannaCry迅速蔓延,亦佔第四位,也是很高的位置,相信這種現象會持續下去。

學生對於突發性的天災人禍都很感關注,不論是本地新聞還是國際新聞皆然。本地新聞方面,第二位的強颱風天鴿襲港、第三位的海洋公園鬼屋致命意外、第五位的港鐵縱火案、第十位的朗豪坊扶手電梯意外都屬此類;國際方面,第六位的拉斯維加斯賭城槍擊案、美國女歌手曼徹斯特演唱會恐襲事件亦屬此類。一如坊間分析,大概這類新聞震撼性較強,在社交媒體流傳時,較能吸引眼球。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