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八旬夫婦面臨收地未獲安置:我哋係砧板上一塊肉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會將現時上水鄉郊位置將會發展成不同的新市鎮,料涉及總人口逾17萬。
八旬夫婦陳棠和高順好,現時居於石仔嶺一間寮屋,兩老相依為命自給自足數十載。夫婦近年健康走下坡,好姐曾感不適要求送院治療,惟家門前多年來都沒設行人路,即使救護車到達亦僅可停在鄰居門口,當時他棠哥扶著妻子在黑漆中躡手躡腳的走山路、登上救護車:「有輪椅都無路推入黎。」
然而,在數年前棠哥接獲政府通知,指其居所已納入新發展區及將會面臨收地。他坦言,目前未有政府人員接觸他及交代任何安置方案:「感覺我地係砧板上嘅一塊肉。」

棠哥笑稱,這次首次牽著妻子的手。(鄭子峰攝)
棠哥已和妻子住在古洞數十載。(鄭子峰攝)

僅得山路通往居所:「白車都入唔到黎。」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範圍覆蓋614公頃,涉及總人口約176,900。石仔嶺花園約千名長者面臨搬遷,在同一命運下,還有住在石仔嶺寮屋的82歲陳棠及87歲高順好。兩夫婦相依為命,在鄉郊自給自足,並依靠每月合共約7,000元的綜援金生活,為了節省開支,更不時以柴生火煮食。

然而,兩人近年身體情況走下坡,棠哥和好姐分別患心臟病及俗稱「三高」的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今年一月,好姐因身體感劇痛,棠哥見狀便致電尋求緊急救援服務。奈何,家門前沒設行人路和路牌,救護車只能停在鄰居門口,因為救護人員指山路沒有街燈,無法前到其居所;棠哥須扶著妻子摸黑徒步約兩百米長的山路自行登上救護車:「無辦法,有輪椅都無路推入黎。」

棠哥稱,去年已向政府申請有關改善行人路工程。(鄭子峰攝)

家前無路 義工探望都滑倒

棠哥續道,去年已向政府申請有關改善行人路工程,盼早日設有行人路。信義會服務主任陳惠芳亦稱,地政總署自去年8月發出通告,諮詢附近居民意見,若沒有收到任何反對通知書理應可展開工程。然而,陳棠曾透過社工二次致電署方人員查詢有關工程進度,只獲回覆「進跟中」卻沒有下文。

現時棠哥門外的「路」僅用防滑墊和磚瓦堆砌而成,陳惠芳坦言,過往有義工在前往探訪陳棠夫婦期間,因天雨路滑而跌倒:「義工都滑親,更何況長者。」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近千百長者即將面臨搬遷。(鄭子峰攝)

民政處:如港鐵公司沒反對 料今年年中可施工

地政總署回覆查詢時指,地政總署遂按既定機制在現場張貼告示,期間沒有收到反對意見,並已將有關結果回覆北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處則表示,收到有關工程申請後,隨即開展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聯同包括陳棠在內的工程申請人進行實地視察,以確認工程的位置及相關地點的實際情況。

民政處隨後就該工程諮詢有關部門及地區人士的意見,並獲元朗地政處知會有關行人路的部份路段涉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鐵路防護及歸屬邊界。民政處現正就上述事宜諮詢港鐵公司,並已向元朗地政處申請撥地。如港鐵公司沒有反對,預計工程可於2018年年中動工,施工期約一個月;惟記者追問港鐵公司的反對諮詢期何時完結,對方僅回覆未有相關資料提供。

數年後,古洞的面貌或已物是人非。(鄭子峰攝)

社工:勿為發展犧牲長者晚年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中,區內近千長者即將面臨搬遷,棠哥的居所亦已納入新市鎮發展區域,未來將會收地改建為古洞站。步入晚年,生活仍未見安穩。他坦言,目前未有政府人員接觸他交代任何安置方案:「感覺我地係砧板上嘅一塊肉。」棠哥談到未來或要搬到市區、入住公共屋邨等,顯得一臉惆悵:「我就仲可以,但我驚佢(太太)落左樓唔識返屋企。」

陳惠芳則說,重新認識新環境對長者而言非易事,若不識字的長者搬到公共屋邨,每棟大廈的外觀都一式一樣,外出後有機會無法認路回家:「所以中心搞緊識字班比長者識字,等佢地搬到屋邨都認到座大廈名。」她盼政府可多與受影響的長者溝通,了解他們需要作出適合安排,不要為發展犧牲長者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