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創新手術救4歲女童 腹部皮下裝心臟除顫器 成全球首宗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心室心律不正可導致猝死,安裝心臟除顫器有助危急時救命。
瑪麗醫院一名年僅4歲病童,以該院團隊研究的最新方法,在腹肌下安裝儀器,創下全球首宗腹部皮下裝除顫器的紀錄。
推出尖端創新手術毫不容易,團隊經歷反覆測試,以游說為手術操刀的資深醫生,才得以一改醫學界過往做法。瑪麗團隊認為,若新安裝方式能普及,將幫助很多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小朋友。

新式除顫器標準安裝方法是安裝在胸腔側皮下(圖示)。(余俊亮攝)
王芊懿去年突然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王父即送女兒到附近私家醫院搶救。(余俊亮攝)

去年6月30日上午,4歲女童王芊懿原本應該如常上學,但其父母卻發現她呼吸薄弱、嘴唇發黑、臉色蒼白。王父即送女兒到附近私家醫院搶救,才知道女兒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VF),即轉送瑪麗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治療。

傳統心臟除顫器電極線置入心血管 風險較高

芊懿出現心室纖維性顫動原因不明,情況非常罕見,日後隨時有機會再出現同樣情況,危害性命。瑪麗醫院兒童心臟科部門主管翁德璋指,芊懿需要在體內安裝心臟除顫器,但傳統的心臟植入式除顫器的電極線要放入心血管內,有機會損壞或堵塞血管,如日後置換時亦面對一定手術風險。

翁德璋說,新式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毋須經心血管進入心臟,但體積較大,安裝在芊懿這類小朋友並不適合。

傳統的心臟植入式除顫器電極線要置入心血管內,有機會損壞、堵塞血管,如日後置換亦會面對一定手術風險。(瑪麗醫院提供)
郭爕義指團隊做了多次心電圖測試,模擬將除顫器置於離心臟較遠的腹部,是否同樣能準確感應心室心律不正,以及是否有足夠能量電擊,經過反覆測試實證可行,才決定施手術。(余俊亮攝)

經反覆測試才做手術

瑪麗醫院兒童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郭爕義指,芊懿體型較纖小,裝在胸腔側皮下影響外觀之餘,也可能因儀器凸出,有機會磨損而出現感染,兒童心臟科遂研究將新式除顫器置於腹肌下的可能性。由於從未有先例,團隊做了多次心電圖測試,模擬將除顫器置於離心臟較遠的腹部,是否同樣能準確感應心室心律不正,以及是否有足夠能量電擊,經過反覆測試實證可行,才決定施手術。

翁德璋指,芊懿需要在體內安裝心臟除顫器。(余俊亮攝)
新式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無須經心血管進入心臟,但體積較大,不適合使用傳統方法,安裝在小朋友的左胸腔側。(瑪麗醫院提供)

芊懿爸爸:女兒現時生活如其他小朋友一樣

芊懿爸爸說,在女兒安裝除顫器前每晚都不敢熟睡,擔憂女兒再次出事,不時起床看女兒,回想起來說,「不敢想像如果沒有裝除顫器後果會怎樣」,他又感謝瑪麗團隊願意承受風險作新嘗試,說現時女兒腹部沒有異物感,不知道自己裝了儀器;她更能進行非撞擊性運動,如其他小朋友一樣生活。

區永谷指,全球都沒有在腹部安裝新式除顫器先例,初時聽到建議曾兩次反對兒童心臟科的建議。(余俊亮攝)

心胸外科主管:曾兩次反對建議 最後被測試數據說服

負責手術的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指,全球都沒有在腹部安裝新式除顫器先例,初時聽到建議曾兩次反對兒童心臟科的建議,但對方用測試數據說服了他。新手術是在芊懿胸骨皮層做兩個約2厘米的小切口放置電極線,並於左腹肌內做一個約5厘米口袋放置除顫器,最後將電極線連到儀器就完成。術後3、4天,芊懿身上的傷口已癒合,較傳統除顫器需要打開肋骨置入電極線創傷少得多。

手術在芊懿胸骨皮層做了兩個約2厘米的小切口放置電極線,並於左腹肌內做一個約5厘米口袋放置除顫器,最後將電極線連到儀器就完成手術。右圖三處紅點為手術切口。(瑪麗醫院提供)

這是全球首宗在腹部皮下安裝新式心臟除顫器的個案。郭爕義說,芊懿安裝除顫器兩個月後,曾出現心室心搏過速(VT),心跳每分鐘180次,除顫器在10多秒內成功電擊令心律回復正常;調較藥物後,芊懿過去幾個月再沒有出現心室心律不正。

料手術時間能縮短近一半

區永谷說,芊懿的手術約花了2.5小時,跟安裝傳統除顫器差不多,因為期間用了不少時間調較儀器位置和試驗;他說,當累積更多經驗後,料手術能縮短至1個多小時內完成。

芊懿爸爸(左三)說,「不敢想像如果沒有裝除顫器後果會怎樣」,他又感謝瑪麗團隊願意承受風險作新嘗試。(余俊亮攝)

這是全球首宗在腹部皮下安裝新式心臟除顫器的個案,也是置入這款除顫器全球最年輕的病例。郭爕義說,芊懿安裝除顫器兩個月後,曾出現心室心搏過速(VT),心跳每分鐘180次,除顫器在10多秒內成功電擊令心律回復正常;調較藥物後,芊懿過去幾個月再沒有出現心室心律不正。

料手術時間能縮短近一半

區永谷說,芊懿的手術約花了2.5小時,跟安裝傳統除顫器差不多,當累積更多經驗後,料手術能縮短至1個多小時內完成。

芊懿的個案已在醫學期刊《Europace》刊登,公開瑪麗醫院是次經驗供各地不同醫護人員參考。區永谷認為,安裝新式儀器不需要開胸骨或肋骨,所以若這手術普及,能幫助很多同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小朋友,是未來新希望。

芊懿爸爸說,「不敢想像如果沒有裝除顫器後果會怎樣」,他又感謝瑪麗團隊願意承受風險作新嘗試。(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