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大橋工程師曾發表論文 稱隨機擺放石塊如盲放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防波堤建造工程引起全城關注,航拍照片顯示海堤組件「弱波石」疑被冲散,大橋管理局昨日(4日)解釋原設計正是「隨機擺放」,海堤並非被「海浪沖散」。
有份負責港珠澳大橋項目的工程師肖仕寶今年2月發表論文,指出有工程在水底隨機擺放扭王字塊,形容是「盲安」,導致塊體之間有裂縫,並不具備勾連效果,要實施復修方案。論文以「某工程」形容涉事工程,未有提到工程項目名稱。

肖仕寶今年2月發表文章,分析護岸工程石塊沉降原因。(期刊截圖)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今年2月在內地學術期刊《港工技術》刊登論文,討論工程護岸扭王字塊沉降原因及修復。文章作者為肖仕寶、孫藝和沈迪州,而肖仕寶有份負責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程。

文章提到,某工程在近岸隨機擺放扭王字塊,密度為每100平方米113塊,安放數量不宜低於設計要求。施工之後,工程人員發現部分在水位變動區以下的字塊出現較大沉降,缺少支撐下翻滾至水下。經現場勘測後,論文作者分析「隨意安放」的水下扭王字塊是「盲安」,塊體之間有裂縫,並不具備勾連效果。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指,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部分近岸石屎塊為「隨意擺放」。(資料圖片)

作者解釋,隨意安放扭王字塊後,可在小浪下可令字塊之間產生「更緊密勾連效果」,但因該項工程在水位上、下分別採用兩種安放模式,導致「效果較差」。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朱沛坤分析,海堤採用互相扣連的石屎塊是常見做法,施工初期可能有部份石塊未能和其他緊扣,但隨海浪沖擊,一般而言石屎都會逐步互相扣連,達到穩定的效果。他認為現時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的情況並不罕見,相信日後會保持穩定。

路政署高級工程師任管理局港方代表

另外,路政署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根據粵港澳三地政府協議,三地委成立大橋管理局作為非營利性事業單位法人,負責大橋主橋的建設、營運、維護和管理。大橋管理局的主要高級管理人員包括一名局長、三名副局長及一名總工程師。

局長和總工程師由三方代表各自推薦人選並由廣東方提名,副局長則由三方各提名一名。路政署指,現時港方的代表由一名路政署高級工程師借調出任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一職。管理局局長按時召開工作會議決策推展主橋工作包括建設、安全及質量等,工作會議由局長、副局長及總工程師等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管理局須不時向三地委匯報工作。 至於該名港方代表的名字,路政署則未有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