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兒報告】打仔有「前因」 66%施虐者兒時也曾受虐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政府今日(8日)終於公開由香港大學主導的官方虐兒研究報告,指出2001年至2010年間近5,000名施虐者中,原來有66%在兒童時曾受虐,顯示出虐兒問題可能會跨代重覆發生。此外,受虐兒童企圖自殺比率近2%,較沒有受虐兒童高96倍,而受害兒童出現精神問題的風險也比一般兒童高出8倍。

延伸閱讀:【虐兒報告】性侵犯佔31% 五幅數據圖顯示元朗為虐兒「重災區」

延伸閱讀:【虐兒報告】官方報告揭10年近萬童受虐 社署欠醫管局近半個案

本港受虐兒童企圖自殺率較其他兒童高出96倍。(視覺中國圖片)

港府今日(8日)終於發表2013年《香港不同地區虐待兒童的情況:社會性指標及地區差異的研究》,翻查2001年至2010年間逾5,000宗虐兒案中4,898名施虐者情況,發現其中66.34%人兒童時曾經受虐。報告認為,結果顯示出虐兒問題可能會跨代重覆發生,或揭示了未來防止虐兒的政策方案。

受虐兒童企圖自殺比率近2%

報告又指,受虐兒童群組出現企圖自殺、受傷、精神健康問題比率,均比一般兒童為高,其中企圖自殺率差別最大。受虐兒童企圖自殺比率1.92%,相較其他一般香港兒童僅0.02%,是後者的97倍(96.6倍),即可能性高出96倍。受虐兒童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比率是10.8%,相較其他一般香港兒童僅1.2%高8倍。研究報告認為,本港應為受虐兒童提供更多、更早的介入治療,減少精神健康問題和自殺率。

本港受虐兒童企圖自殺率較其他兒童高出96倍。(視覺中國圖片)

臨床心理學家:一代虐一代可能性高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張傳義博士指,人們會從與父母的相處經驗作為藍本,學習如何與下一代相處,並有意無意模彷相處模式,因此施虐的情況代代相傳的可能性高。張傳義指,如果受虐者在成長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反省這段經驗,會減少向他人施虐機會,所以除了要協助受虐兒童的情緒和創傷,也可能需要在他們成長後提供管教下一代的技巧訓練。

家庭是人心靈的避風塘,能幫助平衡情緒和抗壓;但若家庭出現虐待、不能予安全感,兒童較大機會對外界失去希望、產生抑鬱和自殺傾向。張傳義認為,如市民留意到身邊家庭疑有虐兒,應主動關心他們近來情緒問題、需要時轉交社工跟進,甚至幫他們照顧小孩一兩日,都有機會幫助到這些家庭。

本港受虐兒童企圖自殺率較其他兒童高出96倍。(視覺中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