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誤當黑眼圈 港男求診增 療程飲食對症下藥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面上掛著一對「熊貓眼」,經常會讓人感覺疲倦無精神。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黑眼圈成因複雜,部份可能是眼周血液循環差,令色素沉澱,短暫性出現黑眼圈,部份人亦可長期伴隨黑眼圈,揮之不去。他臨床經驗所見,因黑眼圈求診的個案,八成是女士,而近年男士求診者增多,相信由於文化及工作需要有關。
陳厚毅又指,治療黑眼圈要對症下藥,不少個案將眼袋問題當黑眼圈,其實是眼袋突出,視覺上以為眼周變得深色,解決辦法是收緊眼袋。若是色素沉澱引致的黑眼圈,可多吃莓類等含豐富抗氧化物的水果,有助減淡色素。

醫生指不少人誤把眼袋當成黑眼圈。(Getty Images)
陳厚毅指男士因黑眼圈求醫個案增。(葉璋時攝)

搓揉眼睛致皮膚鬆弛 易變眼袋

陳厚毅指出,黑眼圈其實並非疾病,不會構成健康問題,並無必要接受治療。但過往確有人因黑眼圈而求診,大部份求診主因是生活質素及自信心受影響。他表示,黑眼圈成因多,短暫出現黑眼圈,可能因為休息時間少,血液不循環所致。長期黑眼圈除了因為血液不循環,亦可能是眼袋讓人視覺上以為是黑眼圈。他指,都市人經常使用電腦,令眼睛疲倦,很多人不自覺搓揉眼睛。此舉亦會令眼睛附近皮膚鬆弛,形成眼袋,看上去似黑眼圈。

受黑眼圈問題困擾而求診的個案並不罕見,每個月接獲8至10宗,不乏男士求診。他指,近年有見男性因黑眼圈求診人數上升,以往男、女求診比例為2比8,近年升至3比7。他指出,不少男士求診都因工作需要或文化影響,令求診人數增多。他又指求診者有年輕化趨勢,年齡主要介乎20多歲至60歲。他估計,港人休息時間越來越少,生活壓力大,是黑眼圈問題年輕化的主因。

一名年僅31歲、於銀行工作的男士,也求醫期望解決黑眼圈。該男子坦言,因為太經常「被問候」是否很疲倦,甚至影響工作,所以求診。經診斷後,醫生發現該男士本身患濕疹、眼睛敏感,令他經常搓揉眼睛,加上戴隱形眼鏡經常拉動眼皮,久而久之令眼睛附近皮膚鬆弛。醫生診斷,該男士實際上是有眼袋而非黑眼圈,只是看上去錯覺以為是黑眼圈。該名男士最終接受射頻療程,收緊眼部皮膚,以及進行激光矯視,免除因戴隱形眼鏡而拉動眼皮,「黑眼圈」問題終得以改善。

莓類生果含抗氧化物,多吃可減黑眼圈。(資料圖片)

身體機能較弱​ 慢性病徵狀

黑眼圈除了是休息不足的表現,亦可能是患慢性病的徵狀。陳厚毅補充,患慢性疾病的人士,由於身體機能較弱,眼部的血液循環也較差,亦有機會形成黑眼圈,常見為慢性貧血和甲狀腺分泌不正常的病人,較易有明顯的黑眼圈。而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在甲狀腺素低的時候,黑眼圈可能會較深。

士多啤梨藍莓抗氧化 多吃助減淡

陳厚毅表示,市面上部份眼霜聲稱有助減淡黑眼圈,市民要小心選擇,最好揀選有科學實證,證明有效的眼霜,詳情可參考消委會的公布。他又指,即使有效的眼霜,大部份都需要持續塗數月或以年計,才見到成效,使用者需要有耐性。另外,若要減少眼部黑色素形成,可於早上在眼部塗防曬霜,晚上再塗含抗氧化物的眼霜,例如維他命C,或有機會淡化黑色素。

另一種減淡黑眼圈的方法,是多吃含豐富抗氧化物的水果,例如莓類,即士多啤梨、藍莓等。他指出,若問題是眼袋而非黑色素或血液循環問題,傳統要用手術方法拉緊皮膚處理,近年亦可以射頻技術無創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