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錕逝世】妻抱怨化成驕傲 黃美芸:這座諾貝爾獎來的遲了一點

撰文:文雪萍
出版:更新:

被喻為「光纖之父」的高錕享年84歲,他於1966年大膽提出用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後來他的研究震驚世人,更顛覆網路世界發展。
然而,高錕妻子黃美芸曾於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發表演說,坦言過去曾對高錕經常出差遠行、早出晚歸感到不滿,更反諷高錕:「是嗎?那你會因此而得諾貝爾獎的,是嗎?」當年的抱怨,變成今日的驕傲,光纖網路讓資訊傳輸在彈指間完成。其後,黃出席其他演說時,也曾感慨說道:「說他是光纖之父很久了,這座諾貝爾獎來的遲了一點。」
黃美芸曾於2010年向香港市民發公開信,指有必要盡早加強社會對老人癡呆症的認識及護理服務,並於同年成立高錕慈善基金,讓各界加強正視腦退化疾病。

+11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享年84歲的高錕,於1966年大膽提出用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惟晚年患上腦退化症漸漸忘記一切。其妻子芸高黃美芸曾於200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以「Sand from centuries past; Send future voices fast」(「古沙遞捷音」)為題代其演說。

曾不滿丈夫早出晚歸 見證努力步向成功

演詞中提及高錕在60年代開始專注科研時曾遇到許多挫折,當時有不少專家指出尋找能有效傳遞光訊號材料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丈夫以堅定及具感染力的熱情改變他人的想法,在尋訪多家玻璃生產商後終於回應,並於1969年貝爾實驗室亦加入研究光纖的行列,見證著丈夫的努力步向成功。

成功必需經過艱苦的過程。黃美芸說,當時高錕經常需要出差遠行,很少回家,她坦言對此自己與子女都感到不快,但高錕卻對她說,正在做一件未來會震驚世界的事情,惟只獲她語帶諷刺的反問:「是嗎?那你會因此而得諾貝爾獎的,是嗎?」

黃美芸在演說後段重複當年家中常說的笑話,「孩子們,今早你們在餐桌上見到的那個男人就是你們的父親」,當年的抱怨變成今日的驕傲。光纖網路讓資訊傳輸在彈指間完成;黃出席台灣師範大學演說時也感慨說道:「說他是光纖之父很久了,這座諾貝爾獎來的遲了一點。」

黃美芸於2010年成立高錕慈善基金

黃美芸替丈夫做的,不止於演說。她近年大力推動有關腦退化症的支援活動。黃曾於2010年3月20日向香港市民發公開信,信中提及隨著社會人口老化,問題將愈趨嚴重,實在有必要盡早加強社會對老人癡呆症的認識及護理服務,並透過中大舉行的步行籌款活動,籌得逾300萬元善款用以支持高錕獎學基金及認知障礙者家屬網上培訓課程,方便他們學習怎樣照顧患病的家人。她並於同年成立高錕慈善基金、推動「老人癡呆症」正名等,讓各界加強正視腦退化疾病。

高錕享年84歲。(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