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曲終人未散 黃遠輝是林鄭最大失算?

撰文:黃偉超
出版:更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上周一(9月24日)向特首林鄭月娥提交《初步觀察》報告,標誌為期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結束。小組尚餘工作是公布網上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以及在年底提交最終報告,供政府參考如何徹底解決土地房屋短缺的困局。林鄭去年9月宣布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後,確實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土地供應和解決房屋問題出路,但公眾諮詢過程所呈現的民意紛紜駁雜,非政府可全盤掌控,而大辯論中部分土地選項的取捨,例如多數人支持收回粉嶺高球場,更可能成為林鄭未來半年需要慎重處理的「政治炸彈」。不少人認為,林鄭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是為了顯示解決房屋問題的政治決心,而她對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早有傾向,故希望藉公眾諮詢取得民意授權。這從土地小組開會時官員提交的討論文件內容便可見端倪,尤其當政府「唱好」公私營合作發展新地閒置農地的模式,更使不少論者相信當局是司馬昭之心。然而,委任「公職王」黃遠輝出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如今看來似是林鄭在今次諮詢中失算的一着,甚至惹來作繭自縛的煩惱。

黃遠輝指出,現時土地短缺,若不增加供應,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將會淪為「零和遊戲」。(資料圖片)

「人肉箭靶」「廢柴」批評湧至

在長達五個月的公眾諮詢中,黃遠輝的處境成為土地選項以外的另一大焦點,「人肉箭靶」、「出氣袋」、「廢柴」、「傻仔」等負面標籤從四面八方湧至;甚至有人提醒他或變成另一個周永新,意即指當年林鄭邀請這位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處理退休保障方案,惟最終報告推薦的全民退保方案不為政府接納,更觸發教授與特首隔空開火。偏偏黃遠輝連月來的表現也非省油的燈,尤其是他不斷向政府發表的「溫馨提示」,明顯和周永新不與政府糾纏下去的做法大相逕庭。

首先,黃遠輝出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以來,不少人都對他在諮詢過程中的表現予以肯定及讚賞。部分土地供應選項,如粉嶺高爾夫球場、填海及郊野公園邊陲土地發展等,可謂一個又一個燙手山芋,支持與反對陣營均全力發功,聲勢浩大。面對一浪接一浪的壓力,黃遠輝展現出頗高的EQ,雖然每次出席公眾諮詢都捱批捱罵,但均表現出細心聆聽的態度,未對任何口誅筆伐予以反擊。

有消息指政府傾向不收回高球場,黃遠輝指未聽聞政府有傾向性。(資料圖片)

為林鄭撐填海說好話

幾個月來,黃遠輝出席超過200場諮詢及團體會面,幾乎是逢請必到,這個「大義工」在諮詢中所表現出的專注,確實贏得很多不同持份者的尊重。當政府涉嫌偷步對土地選項表態時,他也表現得不亢不卑。當林鄭在7月表明填海是一個好的選擇,引起外界質疑土地小組被架空時,黃遠輝表示不感委屈;上周四(27日)出席電台節目時,他更再次為林鄭說好話,指她的言論引發正反意見的討論,而增加討論是好事,可帶出理據而非空談。

黃遠輝近月談論小組工作時,多次提及報告是經廣泛諮詢而撰寫的,並將反映社會大多數意見,協助政府解決本港土地短缺問題。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他不斷重申政府極可能從善如流,如果當局由於其他政策考慮而不按報告的建議執行,便須向社會作出解釋。黃遠輝以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的身份反覆強調「政府會順應民意」,客觀效果是在提醒林鄭:若不正視小組就土地問題作出的建議,便要負上忤逆民意的代價。由於今次諮詢有兩大部分意見,包括各持份者提交的書面意見,以及電話問卷調查結果,小組評估質量出現落差的機會低,出來的結果相信能代表社會大多數意見。當小組如實在報告中提出,政府將難以更改,若不遵循,便要有更大的理據去否定,否則難逃「假諮詢」的指摘。急市民所急是政府施政重中之重,惟被視為林鄭屬意的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填海、棕地發展等等,卻有遠水未能救近火之虞。相比之下,政府一再迴避談論的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選項,早被土地小組列為短中期土地供應的可行方法,哪怕僅是局部發展32公頃土地。黃遠輝曾在記者會中提及,有小組成員私下指,難得有一幅面積如粉嶺高球場般大的土地,即便該區基建和交通未必能再承受額外人口壓力,但又是否能夠收回改成公眾休憩用途,並在區內覓取其他休憩用地「交換」作建屋發展?

根據小組最新資料,截至上周三下午4時,小組收到超過6.5萬份書面提交的意見,另外收到超過2.8萬份網上及實體問卷,訪問3,000名市民的電話調查工作亦已完成。兩類意見肯定會觸及高球場是否收回建屋,若小組在最終報告建議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作局部發展,林鄭會如何處理,黃遠輝會否在她作出決定前後「發功」,值得關注。

林鄭與黃「小辯論」見真章

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告一段落,但土地小組的工作仍未完成。黃遠輝上周四說,土地小組18個月的任期已經進入第13個月,未來五個月是關鍵階段。粉嶺高球場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在土地大辯論的背後,有着維護現有利益結構的角力。大辯論落幕了,但另一場形勢更波譎雲詭的小辯論,相信會更為緊湊。正如黃遠輝在4月26日小組展開諮詢記者會開場白結語所言,「在增加土地供應這議題上,社會實在沒有再拖延的空間。」林鄭如何處理這枚她一手埋下的「民意炸彈」,相信對現屆政府施政會有深遠的影響

上文節錄自第13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2日)《土地大辯論曲終人未散   黃遠輝是林鄭最大失算?》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敬請留意10月2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31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