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耕農地僅佔整體農地面積16% 農夫憂隨時被收地不敢投放資源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近月的土地爭奪戰多著眼於建屋發展,但有多少農地因不知何時來臨的「發展」而長年「曬太陽」?又有多少農民為獲得一塊農地而一等再等?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去年本港農地面積約4400公頃,但常耕農地面積僅有約710公頃(佔整體農地16%),而本地蔬菜自給率僅佔1.7%,有本地農夫慨歎,面對農地租期短,不敢投放大量資源經營,以致產量有限,直言「如果農地20年都無問題,我棺材本放埋落去都無問題啦!」望政府能維持農地穩定性。

去年本港農地面積約4400公頃,但常耕農地面積僅佔約710公頃。(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不少人視本港農業為夕陽行業,十年間從事作物生產的農場減少約200個(由2008年約2500個減至2017年約2300個,但有機農場(即參加「有機耕作支援服務」的農場)不跌反升,由2008年的123個增加至2017年的309個,加幅達1.5倍。至於本港蔬菜自給率,在回歸年達13.9%,但20年後則急跌至1.7%,但本港並非沒有農地,常耕農地面積卻長年佔極低的比例。

土地穩定性低 農夫投資卻步

有機農夫黃如榮在元朗八鄉經營歐羅有機農場8年,他坦言面對農場只是短期租約,不敢一下子投入大量資源,保護措施及基建都是臨時,運作難以機械化,故產量不算多,坦言「一日賣300斤菜,一個月要有十幾萬收入先可以維持農場開支,包括人工、資金、肥料、種子等,每個月僅僅cover到」。至於銷售出路,他說,「菜統處個價太脫離現實,以一斤菜心為例,本地常耕菜約30蚊,有機菜約48蚊,但菜統處只肯用8蚊買」。但是,他仍有5%的有機菜交給蔬菜統營處,皆因成為「合約有機農場」,有機菜收購價稍高數元,亦可獲漁護署派發菜苗,但銷售主力還是集中在網上直銷及在農墟銷售,否則難以維生。

然而,黃如榮認為收入支出的問題可靠自己或農友之間合作解決,但農地穩定性則不在控制範圍之內。

如果農地20年都無問題,我棺材本放埋落去都無問題啦!問題係如果要年年擔心被收地,點會投放太多資源?
有機農夫黃如榮
黃如榮坦言,目前有機菜只能依靠網店及周末農墟銷售,否則難以長久經營下去。(資料圖片)

農夫斥農業園離地

政府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已宣布落實新農業政策,當中設立農業園為主要措施之一,計劃在古洞南興建佔地約80公頃的園區。黃如榮說,理想的農業園應除了有基建及示範設施,也應讓農夫之間有交流、共享器械及人力資源,令農場運作更有效率,並因應原有農地特性做活化,成為日後農業優先區的範本,但他認為政府聘用的顧問想法「好離地、好唔實在、好兒戲」,當被問及灌溉系統、不同耕作園區運作模式等實際運作形式卻無法解答,質疑如何吸引區外農夫進駐?

至於何時物色較大面積的優質農地作農業優先區,政府預計顧問研究可於下半年正式開始,由於涉及新界相當數目的農地,預計研究或需時數年才可完成。

環團憂發展商對農地發展有期望 致閒置農地更多

香港觀鳥會今年8月發布的《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重點指標報告2015-2017》,指出在「農業」地帶上,43%土地用作露天貯物和工業用途、23%土地用作康樂用途如休閑農場、露營車營地、燒烤場等、14%土地用作小型屋宇發展。報告指出,在近年土地短缺的恐慌下,農地被視為具發展及投資潛力,已平整的農地地價比適合耕種的高出5倍,促使更多人進行堆填及非法傾倒活動以配合日後的發展,希望確保較高的地價。

胡明川認為,農業用地及綠化地帶是城市發展及郊野之間緩衝,生態保育十分重要。(資料圖片 / 勞敏儀攝)

該會高級保育主任胡明川表示,當政府在覓地建屋時已先後提及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變相把發展農地合理化,令發展商對發展農地有期望,但同時政府又推出新農業政策,質疑政府部門之間各自為政,還是已有共識把農地保育押後。

她認為,現階段農業園搞得「奇奇怪怪」,未有具體設計概念,例如每個分區確實農業用途,已率先計劃興建一條雙線行車路,擔心只會損失活躍農地,又認為擁有優質土壤的蕉徑應維持翻土耕作,而非舖石屎進行水耕種植。
 

至於農業的重要性,胡明川說除了經濟價值外,農田是不少生物的棲息地,可支撐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例如在塱原種植生態米後,極度瀕危的禾花雀數量有增加趨勢,農田也成為城市與鄉郊之間的緩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