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建測界選委批「明日大嶼」捨易取難 對計劃有保留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於東大嶼填海1,700公頃建人工島,造價料達5,000億元。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選委「CoVision」指出,對其計劃的目的、規模、程序及模式均有保留。他們強調,「明日大嶼」計劃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更會引發很多不能逆轉的影響。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資料圖片)

超出人口增長 質疑供過於求

CoVision指出,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香港人口於2043年達至高峰,之後便會回落,但未計現正進行的土地房屋發展和現有閒置的房屋資源,東大嶼人工島可供110萬人居住,質疑填海將提供過剩土地供應。

他們又指,政府未有交代填海選址及規模的理據,亦未有解釋規劃願景及土地分布,擔心新造的土地不能聚焦解決香港住屋問題。

工程造價高 填海等於捨易取難

CoVision表示,比起大規模填海,利用棕地、軍事用地、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的成本較低,對環境影響、技術要求亦較少,故大規模填海猶如「捨易取難」,更未有考慮專業意見。

同時,他們指工程造價昂貴,若工程期間遇到不可預期的情況,如早前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移位之類,開支更會進一步飆升。

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影響

此外,他們稱地球正面對全球暖化問題,而填海耗能大、碳排放極高,造地更要利用大量海砂,對填海的海域和海砂的出產地造成生態災難,故大規模填海是「反其道而行」。

他們又指,土地和房屋問題可分短、中、長三階段處理,若單項投放大量資金,而忽略了短中期房屋措施的資金投入,未能達到成果效益的社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