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早產嬰發展落後一年 母:執返條命 不強求進度

撰文:張美蘭
出版:更新:

3歲10個月大的林朗森,彷彿活力無限,最愛蹦蹦跳,非常活潑。他個子比同齡孩子小,架着400度近視鏡,瘦弱的身子背後藏着一段故事。他在媽媽肚皮裏待了24周5日便降臨這世界,出世時僅重1.7磅。兩歲前,他平均隔2、3個月就因肺炎入院,現在則每年1、2次。有兒科專科醫生表示,幼童因呼吸道感染入院並不罕見,當中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最常見。

林朗森(右)及姐姐林樂心(左)經常結伴同遊,笑聲不絕。(吳鍾坤攝)
林先生及太太育有5歲半大的女兒樂心、3歲10個月大的朗森。(吳鍾坤攝)
初出生的朗森,住在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需要靠呼吸儀器輔助呼吸。

訪問當天,林朗森表現得十分活潑,見到他蹦跳大笑。他能走到今天,實屬不易。林先生表示,兒子朗森甫出生便入住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長達4個半月。出生第8日,朗森因肺部氣壓不平均而爆肺,十分危急,一直靠呼吸儀器、藥物「養大」。由於朗森曾接受高氧治療,影響其眼睛發育,3歲幾便患400度近視及200度散光。

林太補充,因擔心兒子容易染病,待兒子一歲才敢多加帶他出街。朗森經評估後,肌肉及語言等整體發展較同齡兒童落後約一年,但林太指不會強求他追回進度,最重要是他開心、健康,「叻又如何?執返條命,其他事不用說」。

打疫苗防嚴重併發症

林先生坦言,朗森的呼吸系統較弱,一早安排他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體。打針後,兒子並非完全隔絕病毒細菌,但有時嚴重併發症問題較少。今年4月,朗森感染肺炎鏈球菌入院,發高燒,接受一星期的抗生素治療後康復。

林太表示,朗森的整體發展較同齡兒童延遲了約1年,但她指不會刻意追回進度。
朗森出生時,僅得755克(即1.7磅)。林先生早前親自為他特製T恤,印有出生資料。(吳鍾坤攝)
林先生見到兒子朗森由插滿喉管,到現在健康成長,感覺一切辛苦也值得。(吳鍾坤攝)

早產嬰家長組織「早到同學會」曾訪問68名家長,九成受訪者表示嬰兒曾因急性支氣管炎而入院。早產嬰的抵抗力是否較差?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指出,懷胎37周以下出生的胎兒被稱為早產嬰,一般而言約28至36周出生的嬰兒,要入住NICU及加護病房4至6周,注射預防疫苗,盡量餵哺母乳,他們日後感染疾病而入院的風險,與一般嬰兒分別不大。30周以下出生的嬰兒,因肺部發育尚未成熟,若無及時得到適當治療,例如注射強肺針、類固醇及做足保溫措施,則可能傷及嬰兒肺部發展,而部分人長大後體形會較同齡兒童細小。

吸呼道合胞病毒佔入院童37%

根據中大醫學院公布的研究分析,1998年至2012年間,有19,405名住院病人確診7種常見呼吸道病毒。專家推算,每23名5歲以下兒童,有1人因感染入院,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佔37%,甲型流感佔25%。估計每年4000名兒童因RSV入院,高於甲型流感的2700宗。RSV在本港高峰期為2月至3月,中型爆發期為4月至8月。

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不一定要標奇立異地購買一些偏門、外國的產品。(資料圖片/張美蘭攝)

韓錦倫表示,5歲以下兒童幾乎都會感染RSV。RSV透過飛沫傳染,徵狀與流感差不多,但RSV的併發症較流感嚴重。他指,本港每年因流感入深切治療部的兒童嚴重個案約3至4人,由RSV引起的嚴重個案則達5至8人。現時沒有疫苗預防RSV,需要靠兒童注意個人衞生,勤洗手,減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