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科普】體感溫度比溫度計量度的低?原來是風寒效應作怪

撰文:香港天文台
出版:更新:

(原文取自天文台網頁,大小標題、引言及內文,經過香港01編輯修訂)

你的身體時刻努力運作以維持體溫接近攝氏37度。可是,空氣的流動卻會將你身體的熱量帶走,令你在大風的日子裏感覺到的氣溫比溫度計量度得的還要低。這稱之為「風寒效應」。該效應會隨着風速的增加而加劇。

在一些國家如美國及加拿大,一項稱為「風寒溫度」的東西會與實際量度得的氣溫一同發布。該溫度乃根據一些科學研究結果,當中牽涉自願實驗人員、電腦模式並結合在醫學上有關人體在冷凍的環境下熱量喪失的知識所製作出來的。下表顯示在不同的氣溫及風速下根據在美國及加拿大通用的公式計算出的風寒溫度為多少。例如,當氣溫為攝氏4度,風速為每小時30公里時,你面上感覺到的溫度相等於在無風的日子時的攝氏零下1度。

在不同的氣溫及風速下根據在美國及加拿大通用的公式計算出的風寒溫度為多少(香港天文台提供)

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風寒溫度」不適用於死物上。在風力影響下,一件死物的溫度並不會下降至低於實際的氣溫。舉例來說,如果氣溫高於冰點,無論風吹得多大,地上的積水都永不會冷卻成冰的。

原文:風寒效應

作者:香港天文台陳世倜

參考
1. "Canada’s Wind Chill Index", 加拿大環境部。
2. 維基百科。
3. "Windchill Terms and Definitions",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環境預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