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人文學科】文化研究≠研究「文化」 多角度洞悉現實權力關係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聽到某人正修讀「文化研究」,一般人都會讚嘆他很有「文化」修養,有些人甚至會追問對方,究竟在研習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日本文化,還是韓國文化?事實上,「文化研究」所關心的,並不是常規想像下的既定「文化」,而是要追本溯源:是誰有權力告訴我們甚麼是「文化」?是誰定義甚麼「文化」屬於哪個國家?「文化研究」要研究的,是「文化」的建構過程,以及日常生活中隱含的權力關係。具體來說,就是要帶領學生研讀東、西方的文化理論,並作出認真且嚴謹的學術思辯,但最重要的,是鼓勵學生把課堂所學帶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攝影:龔嘉盛

「沒有一個學科能如文化研究課程這般,能從性別、階級、生態、種族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當代社會文化現象。從莎士比亞戲劇到父母愛看的肥皂劇,從名牌手提包到棄於廢物箱的包裝紙,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研究文本。所以,『文化研究』的學習內容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絕不『離地』。」當大家對「文化研究」此學科仍充滿好奇,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胡嘉明卻一語道破大家的迷思。

胡嘉明教授認為文化研究可以訓練大家獨立思考,以不同角度看待事情。

胡嘉明教授認為,文化研究學生應該學會以性別、階級和後人類三個維度思考,以便開拓思路,建立不一樣的世界觀。「先談性別反思,我們可以從主流的性別意識形態入手,反思社會是否鼓勵性別多元和支持性別平等?談到階級關懷,文化研究由始至終都是一個重視社會邊緣社群的學科,尤其著重分析資本主義衍生,帶來的種種經濟及文化剝削。至於後人類問題,除了討論日新月異的尖端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我們還要關注無止境的消費和浪費,對生態環境和地球物種構成怎樣的破壞。所謂生態危機,往往被視為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之中,或是科學家才應當思考的問題,甚至說不想能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不過,環境轉變真的跟我們全無關係嗎?我們的行動絕不限於多用環保紙和少用一支飲管,而是從動物權益、生態女性主義研究等角度回應整個『人類世Anthropocene』。」

多維度思考學習包容

Perry是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的畢業生,他表示修讀課程的學生很多元化,更不乏從事藝術工作的同學。「當中包括舞蹈家、插畫師等,他們希望透過文化研究開拓想像空間,為創作打開更多維度。」Perry直言課程可以打開大家的眼界,同時吸引抱著不同思考方式及觀點的人,大家在課堂上可表達個人的看法,亦學會接納其他人的意見。

Perry今年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畢業,與大家分享課程體驗。

同樣在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畢業的李思逸,認為文化研究的核心是將批判性思考融入具體的生活體驗中,質疑看似合理的日常,不甘於既存的社會現實,在批判他者的同時永遠反思自身。「比如《中國社會、文化與政治》課程,會涉及文革、中港矛盾等議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與立場,有不喜歡的自由和不認同的權利。文化研究並不試圖去改變你或灌輸些什麼,它只是不斷提醒你理解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是多麼重要。」他表示文化研究帶來的快樂不同於直接的快感——譬如消費,而是在反思的基礎上發現意義——「痛並快樂著。」

李思逸於香港中文大學的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畢業,現在是該課程的兼職講師。

全新課程論述香港

胡嘉明教授補充今年將會增加一個全新的課程,並邀請了作家及文化評論人潘國靈任教。「潘國靈一直為我們的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擔任講師,新學年將會開辦一個名為《話說香港.香港話說》的學科,透過電影、文學、藝術等不同層面,帶領大家觀看回歸前後的香港,既會從社會運動看香港社會,亦會分析香港在不同歷史階段中的社會概況。」

胡嘉明教授坦言文化研究很適合講述這類社會政治議題,「香港目前有很多內地生,他們來香港花一年時間,修畢一個碩士課程,若在學期間有機會更加認識本土社會政治文化,也許會對香港此城市有很不一樣的體驗。與此同時,香港學生往往對身分或個人前景有焦慮,如能夠將文化研究的批判角度結合城市研究,從中發掘的歷史或身分問題定必非常有趣。」胡嘉明教授期望大眾能對文化研究有更多了解,希望有更多人願意踏入文化研究領域,以人文精神關懷社會,透過多角度反思去改變社會現況。

三人同樣熱愛文化研究,認為課程開拓了大家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