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論壇】世界自然基金會:「濕地緩衝區」維護濕地生態完整

撰文:政論投稿
出版:更新:

濕地是地球上最具生態價值卻又最脆弱的生態系統之一。香港內后海灣及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是成千上萬過境遷徙鳥的過冬地方和中轉站。然而,多年來的發展不斷破壞區內彌足珍貴的濕地生態系統,已為內后海灣及米埔自然保護區帶來壓力。現在,這些無價的濕地又要面對新挑戰。
撰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經理 – 本地生物多樣性 劉兆強

《城市規劃委員會規劃指引編號12》(下稱《指引》) 劃定「濕地保育區」(Wetland Conservation Area, 後簡稱WCA) 和「濕地緩衝區」(Wetland Buffer Area, 後簡稱WBA),以保護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周邊濕地的生態完整性。該《指引》於1993年由當時香港政府制定,並曾於1999年修改。根據《指引》,一般而言,除了與保育相關的用途外,WCA內禁止任何新發展。同時,政府在指引下引入「公私營合作模式」,容許WCA內少部分濕地作有限度發展,但發展商需保育及管理發展範圍內的剩餘濕地,並提升其生態功能。而WBA內的新發展則需呈交環境影響評估,證明能透過緩減措施,減低新發展對濕地的影響,藉此容讓低密度發展之餘又能保護濕地。

南生圍為后海灣地區濕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被《拉姆薩爾公約》列為「具國際意義的濕地」。(資料圖片/黃偉民攝)

數月前,WWF得悉有獲私人資助的環境關注組織提倡放寬內后海灣「濕地緩衝區」的地積比,以換取長遠保育及管理內后海灣「濕地保育區」內之濕地。此舉將會增加WBA內的發展密度和樓宇高度。過往並非沒有發展商尋求環保團體協助,以發展生態敏感的地方。但本會認為該團體所提議的妥協,會為內后海灣濕地的保育及緩衝區的生態帶來直接威脅。例如,大廈樓宇的燈光將會影響蝙蝠、貓頭鷹及螢火蟲等對光線敏感的物種,而大型水鳥則會避開使用樓宇附近的開闊地方。此外,亦會削弱WBA對WCA、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內后海灣濕地的緩衝功能。鷺鳥等水鳥的遷飛路線亦有可能被WBA內的樓宇阻擋,令牠們難以飛往WCA甚至米埔自然保護區覓食及休息,嚴重影響候鳥遷徙,甚至影響到大灣區的生態系統。

《指引》一直保衛着內后海灣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周邊濕地的生態完整性。本會認為區內發展計劃必須保證「無濕地淨損失」。發展商應用已發展地區的鄉郊土地或棕地作發展(使用生態重要的濕地換取前述的土地作發展則更理想),而緩衝區內的濕地則不應再作發展。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