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蓋王」誕生 建築師憑洋紫荊小白鷺圖案奪冠 最快年底鋪渠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渠務署適逢30周年,去年12月舉辦全港首個渠蓋設計比賽。結果昨日(19日)揭曉,現職建築師楊鳳儀(Grace)在渠蓋上以圖像講述水循環、生物多樣性、河道活化等,並配以小白鷺、洋紫荊花等本港特色,從逾1,400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她的作品榮登「渠蓋王」。
渠務署助理署長崔偉誠大讚其設計理念完整,「其他作品都好好,只係對手太強」,並透露市民最快可於年底見到新渠蓋真身。

現職建築師楊鳳儀(Grace)設計的渠蓋獲得比賽冠軍。(吳鍾坤攝)

含多個元素 靈感源自啟德河活化工程

由楊鳳儀設計的渠蓋,左邊上面有代表香港的洋紫荊花,天然石飾面代表着綠化環境;右邊由遠至近的線條為清潔的河道及流水,前方正準備展翅高飛的小白鷺,則喻意生氣以及新活力,至於頂端的彩雲則與流水均是水循環的一部分。

她透露設計的靈感來自啟德河活化工程,「當時睇到啟德河嘅圖片,見到好似小白鷺嘅留鳥,原來做好渠務,唔使去新界都可以見到佢哋。」她認為整個畫面甚為美好,於是將想法加入渠蓋上。

楊鳳儀奪冠的渠蓋設計,靈感來自啟德河活化工程。(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渠蓋的左邊上方有代表香港的洋紫荊花,右邊由遠至近的線條為河道及流水。(吳鍾坤攝)

渠蓋分開後構圖仍完整 成摘桂冠因素之一

能夠在逾千份作品中跑出,實用性及美觀缺一不可。任職建築師逾10年的楊鳳儀直言,曾想過放棄參賽,因為渠蓋設計要考慮防滑、物料的耐用性等,且渠務的資料眾多難以消化,「用咗三日、每日8個鐘去做,都一度好掙扎係咪要放棄!」

最後,她採用放射性線條紋作主要元素,利用不同粗幼、深淺的凹凸花紋增加防滑;巧秒地利方形渠蓋的對角三角線成為圖案中河道及道路的分界,由渠蓋分開或拼合是都可以成為完整故事的圖案。

左起:亞軍及最具人氣獎為袁慧萍作品、冠軍由楊鳳儀創作、季軍則為簡紫茵所作。(吳鍾坤攝)

渠務署助理署長崔偉誠認為,楊鳳儀的作品不單考慮到防滑、耐用,更細心地加上渠蓋所需顯示的標記等外,「嗰三角形分開後仍然是完整圖案」。他透露各位評審對此設計達一致的評價,選為今次比賽的冠軍作品。

崔偉誠認為,楊鳳儀的作品考慮到防滑等實際用途,更細心加上標記。(吳鍾坤攝)

最快年底用於翠屏河項目

至於何時才能看到新渠蓋的真身?崔偉誠稱,渠蓋會先在年中於廠房進行製模及測試,最快在年底於活化觀塘翠屏河出現。

不過楊鳳儀說,到時渠蓋設計或會有微調,「key hole(俗稱渠蓋眼睛,方便抽起渠蓋)位可以再調下,因為原本唔一定要六角形。」

今次比賽共收逾1,400份作品,圖為其中一份參賽作品。(吳鍾坤攝)

↓↓點擊睇日本東京櫻花及其他圖案蓋渠↓↓

+1

↓↓點擊睇日本蓋渠閃卡有幾特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