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撥5000萬發展智慧校園 收集大數據減省放學等巴士時間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香港科技大學將於未來3年撥款5,000萬港元,推行「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資助教職員、師生甚至校友在科大校園內推行智能環保項目。
科大今日(19日)舉行傳媒春茗時,校方公布首輪勝出的9個項目,包括運用面部識別技術提升圖書館用戶體驗、實時人流監測的大數據平台,以更有效地作出多方面規劃。例如將透過收集wifi連接用戶數目及巴士站閉路電視畫面,分析巴士站人流,讓學生得悉並自行調節何時離校,減少同學候車時間。

科大公布未來三年投入5,000萬元,推出「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鄧穎琳攝)

科大公布未來三年投入5,000萬元,推出的「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挑選由科大教職員、學生或校友開發,可於校園內應用的可持續發展、智慧及跨學科項目,把科大校園內實行。校方料三年內可推行約30至40個項目,首階段被選出的項目中,包括實時人流監測的大數據平台及在圖書館加入人臉識別系統。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屈華民指,項目獲撥款約200萬元,團隊會以不記名方式收集科大2000多個wifi熱點的使用人數,對不同地點進行實時人流監測,方便同學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了解人流,避開巴士站及餐廳排隊高峰期,為保師生私隱,數據只在個別地點滿指定人數才開始統計,而數據詳情亦有指定人士才能查看。

至於在圖書館加入人臉識別系統,提升圖書館用戶體驗的項目獲撥款約16萬元。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启峰強調,只會在師生同意情況下才開始收集用戶的樣貌數據,而數據只儲存在科大,毋須擔心會出現個人私隱洩漏給第三方的情況。他稱,現時約有百多人登記,所有用戶均可隨時退出計劃或要求刪除資料,他希望將來可把人臉識別系統擴至課堂點名、出入宿舍等用途。

科大校長史維直言,這些計劃未必是尖端科技,亦不一定在首次嘗試中成功,但希望校園能成為實驗室、發展成更具智慧和可持續的校園,長遠協助香港成為更環保、更宜居及以人為本的城市,並將從失敗中學習和自發改變的文化擴展至整個社會。

科大極智慧城市中心主任羅康錦則指出,校園試行計劃為智慧城市及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開發提供了測試平台,而計劃成立以來,有不少與產業夥伴和政府機構尋求與科大合作,相信計劃可把抽象的智能城市概念,轉化為現實。第二輪計劃即日起至3月22日接受申請,料會選出約10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