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港SEN學童新症輪候三年 北上港醫義助家長赴內地求診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國務院早前正式發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本港政府鼓勵香港私營醫療服務機構到大灣區發展。心臟科專科醫生紀寬樂早在2008年便透過CEPA到廣州開設診所,主打港人醫生坐鎮;本月底他在深圳的另一間診所亦開張,他坦言對國內市場有信心,未來或會在大灣區再開診所。
他認為,本港的醫生可以填補國內一些醫療服務空隙,例如治療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等。另為縮短本港SEN學童在港輪候診治的時間,他自費推出「SEN跨境資助先導計劃」,讓有需要的香港學童,可以到其內地兩間診所接受治療。

左起:張漢奇醫生、紀寛樂醫生。(麥凱茵攝)

北上開診所等批文如「儲印花」 近年漸簡化

紀寬樂於2010年透過CEPA在廣州開設逾2,500多呎的診所,其深圳佔地約4,000呎的診所亦會在本月30日正式開幕。已北上行醫多年的紀寬樂坦言,內地人口眾多,市場始終較香港大,故對大灣區發展抱有信心。

有人擔心,本港專業人士到內地執業,會遇上「大門開、小門不開」的關卡,被一系列繁瑣的官僚程序所阻,但近年這些手續已續漸被簡化。紀寬樂直指,在內地開診所要到各部門取批門,過程如同「儲印花」,但目前專科醫生要到內地執業,只需要找香港律師做核實證書,需要約3個月,過程並不繁瑣。

而更重要的是,專業人士北上發展的空間更大。紀寬樂表示,由於內地不少醫療服務仍有空隙,香港醫生北上看診,可以幫助內地醫療發展:「我可以服務到有需要的病人!內地仍然有人以為SEN學童飲中藥便可以康復。」

兒童精神科要輪候3年 錯失治療黃金期

紀寬樂的兩間內地診所均有提供兒童精神科服務,去年底他更聯同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合作推出「SEN跨境資助先導計劃」,花費約20萬元全數資助10名本港北區SEN學童到其診所接受治療。

張漢奇稱,部分SEN學童在本港輪候公院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時間往往長達3年,錯失治療黃金期:「6歲等兩年都差不多小學三年級,學習已經落後他人。」

參加計劃的程先生(化名)表示,其14歲兒子在去年9月開學後,突然出現情緒問題,不願意上學,在公院輪候青少年精神料半年仍未收到確認信,幸好兒子透過計劃,接受了數次心理及行為治療,情況已有改善,並打算於來年9月再次復課。

紀寬樂表示,暫時約有6名中外醫生及行為治療師參與計劃,他會在本年底檢討計劃,期望長遠可成立慈善基金,讓更多學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