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團體斥擺基層上檯 黃偉綸指本港填海發展屬克制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政府日前就「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計劃提供初步估算,造價約為6,240億元,並先在立法會申請約5.5億元撥款作前期研究。繼本月中於立法會舉行公聽會後,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27日)再度召開特別會議,邀請公眾到場就計劃發表意見。
會上有不少關住基層住屋問題的團體代表發言,他們斥責當局「擺基層上檯」,認為填海方案需時逾10年,難以解決基層急切的住屋問題。他們稱,政府若確實為基層著想,應先落實短期的政策,包括租務管制、解決濫收水電費等問題。同時有公眾關心填海對生態影響,擔心將對海洋生物趕盡殺絕。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因政府考慮到保育及發展需要並存,故相較於鄰近地區,本港於填海發展屬克制。

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成員何智聰以舊區重建作例子,斥住屋問題源於土地分配不平均。

立法會今日舉行「明日大嶼」公聽會,由早上9時開始,將持續10小時、分為5節舉行,料至晚上約7時15分結束。會上有不少關住基層住屋需要的團體發言,當中深水埗街坊安居關注小組代表任真批評,當局往往聲稱填海為基層住屋著想,惟實際上卻是「假仁假義」、「擺基層上檯」。她續稱,填海需時超過10年,難以回應劏房戶急切上樓的需要;而不少街坊亦關注人工島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對氣候、生態的影響,「(基層)無資格講要住得舒服咩?」她批評,填海將成本轉嫁予基層市民,實際上為「中資建造商的願景」。

斥是「百年一遇的騙局」

青年公民副主席李嘉豪於會上稱,過往大嶼山被稱為本港的後花園,但近年政府不斷發展一帶地區,如東涌填海、機場三跑等,破壞大嶼山的生態。他又指,過往本港的基建項目紛紛出現超支情況,質疑明日大嶼最終成本將需要萬億元,斥方案為「百年一遇的騙局。」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大成指,坊間形容方案為「明日大愚」,但他坦言政府非愚笨,只意在欺騙港人,「應該叫作『明日大fake』。」

 

團體怒斥:填海成本嫁予基層市民

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成員何智聰以舊區重建作例子,斥住屋問題源於土地分配不平均。他指出政府自2001年起拆卸逾千座唐樓,而樓面面積普遍增加1至4倍,不過當中大部分用作興建私樓,「基層住屋空間係零。」他批評,當局於土地規劃方面由上而下,忽略當中涉及各方面的連接關係,「好似玩緊SIM CITY,(政府)按一下就有地。」另外,關注海洋生態的「唔延島」成員廖偉濂質疑,政府漠視交椅洲一帶生活的江豚,認為大白象工程一個接一個,對海洋生物趕盡殺絕。

會上亦有專業學會代表在場,香港規劃師學會公共事務委員會召集人陳劍安稱,學會認同政府就填海展開前期研究,不過要求加入更多城市規劃的元素,如清楚界定本港於鄰近城市的定位、將來人口分布等,以制定以人為本的規劃政策。他又要求就用地規劃,設立高層次督導委員會,當中包括各專業學會代表、商會、社區組織等。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會上回應稱,相較於鄰近地區,本港於填海發展屬克制。他續稱,連同明日大嶼將進行的填海工程,本港填海所得土地僅增加1%至約7%,顯示政府明白保育與發展需要並存。他又稱,為解決住屋需要,本港「遠水近水都需要」;他續稱就短中期的土地選項,政府正從各個新發展區入手,如周五於財委會討論的新界東北發展區,及將於年底提交予立法會的洪水橋新發展區等。不過當中涉及改劃工作需時,最少需要10年時間;而部分閒置土地零散,需要視乎能否承載高密度發展、是否鄰近交通基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