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遊行】林鄭上任兩年樓奴更苦 公屋輪候、居屋申請創新高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已屆兩周年,過去她一直強調,房屋是她任內「重中之重」。她在任內曾推出「娥六招」等的房屋政策,又牽頭展開「土地大辯論」,到底是否「對症下藥」?
《香港01》翻查過去數據,發現自林鄭上任以來,公屋輪候數字屢創新高,私樓價格亦破紀錄,又創歷史高位。而樓價高企下,居屋申請宗數更屢創新高。

林鄭月娥(左)及掌管房屋政策的運房局局長陳帆(右)(資料圖片)

公屋輪候數字創19年新高

根據房委會數字,在林鄭上任前(2017年3月),其公屋輪候時間為4.6年。不過,參考最新數字,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已達5.5年,是2000年以來最長,更貼近1999年時的6年高位。

翻查資料,早於去年3月,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已打破5年關口,高達5.1年,其後更由逐漸攀升至5.3年。雖然自去年9月起,輪候時間無再上升,但仍然維持5.5年的高位。

值得留意是,現時公屋的申請宗數為25.46萬,雖然較她上任前的27.59萬少,但輪候時間卻不跌反升。

公營房屋建設量仍不達標

在林鄭任內期間,公營房屋建設量仍長期不達標。根據運房局預測,除了2018/19年度公屋或綠置居建設計劃僅僅達標外,在2019/20至2022/23年期間,每年只得1.47萬伙至1.97萬伙落成,大幅拋離《長遠房屋策略》目標的3.175萬伙。同時,自林鄭建議將「綠置居」恆常化後,有部份出租公屋單位會轉作綠置居發售,令實際的出租公屋落成量更少。

此外,《長策》的資助出售單位目標達每年9,500伙,但當局已預測至2022/23年度,居屋落成量將現「斷崖式下跌」,僅有約1,500伙居屋單位落成。

2019年推售的新居屋項目,申請宗數再創新高。(資料圖片)

居屋申請宗數屢創新高

本港樓價高企,申請居屋成為無殼蝸牛的上車希望,每一期的居屋申請宗數越來越多,超額認購比率屢創新高。

林鄭任內期間,房委會曾推出「居屋2018」項目凱樂苑、啟朗苑及裕泰苑。由於後來更改定價機制,不再與市價掛勾,使該期居屋由市價七折改為五二折出售,最終接獲27.2萬份申請表,創下歷年居屋申請紀錄;同時,2019年推售的新居屋項目,至今亦已暫時收到30.2萬份申請,再創新高。

翻查差估署數據,在林鄭上任以來,樓價已上升約18%。(資料圖片)

私樓樓價上升18% 創歷史新高

在私樓方面,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5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6.8點,創歷史新高。

事實上,在林鄭任內期間,雖然去年7月樓價指數創歷史新高,達394.8點,但翌月起卻結束連續28個月的升勢,一度出現「五連跌」,直至今年1月起才回升。不過,若翻查2017年6月,即林鄭上任前的數據,指數已由當時的336.1點,升至最新的396.8點。換言之,在林鄭上任以來,私樓樓價已上升約18%。

二手住宅樓價曾破頂 上任累計升17%

至於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價,亦同樣出現破頂。根據中原城市指數(CCL),上月曾創歷史新高,達189.42點;其後再破歷史次高,報188.95點。若參考林鄭上任時報的160.05點,對比最新數字187.02點,即至今已上升約17%。

樓價屢創新高,為應對問題,林鄭月娥在任內拖出六項新房策。(資料圖片)

樓價屢創新高,林鄭去年推出「娥六招」,就房屋政策推出六大措施,包括將資助出售房屋定價與市值脫鈎、推出「煥然懿居」首置盤、 改撥9幅私樓地作公營房屋、成立專責小組興建過渡性房屋 、徵收一手樓空置稅 ,以及修改預售樓花同意方案 。

到底新房策能否奏效?港人未來可以拭目以待。

林鄭上任特首兩周年,相對2017年7月她上任之初,香港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以下會從15組數據,對比林鄭上任之初與現時的情況,相信正好反映出,以「we connect」為競選口號的她,如何用兩年時間和香港人「disconnect」(香港01製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