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會普查推算30萬隻雀 倡安裝臨時托盤解決鳥巢糞便問題

撰文:曾凱欣
出版:更新:

香港觀鳥會早前舉行「全港麻雀普查2019」,結果發現今年麻雀數量回升至2017年的30萬水平。
調查又指,94%的樹麻雀偏好於建築外部結構上築巢,如建築物外牆、通氣口及冷氣機等,觀鳥會指理解或帶來衛生問題影響民居,建議相關人士可考慮在鳥巢下安裝臨時托盤防止鳥糞掉下,期望可達至「人鳥共融」。

香港觀鳥會連續四年進行「全港麻雀普查」,是次普查有322位市民參與,於5月分4天進行,普查路線共89條,覆蓋全港18區,每條路線約長1公里。最新普查估算,近4年間麻雀數量穩定,一直維持於約30萬隻水平。

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專員彭俊超指,麻雀在市區較常見,故可作為指標,了解城市對野生動物的友善程度。

彭俊超指,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人士可考慮安裝臨時托盤防止鳥糞掉下,締結人鳥和諧的環境。(曾愷欣攝)

麻雀偏好城市築巢 臨時托盤可人鳥共融

彭俊超指,18區麻雀平均密度最高的地點為深水埗,其次為屯門及大埔。他指樹麻雀偏好於建築外部結構上築巢,如建築物外牆、通氣口及冷氣機等;加上麻雀較容易於城市覓食,觀鳥會錄得麻雀於建築物外部結構築巢佔總數94%。

觀鳥會提到,近年不時接獲市民報告,發現有人強拆鳥巢事件。彭俊超指,所有野生鳥類及其繁殖鳥巢均受法例保障,但明白鳥類帶來的衛生問題或會為附近居民帶來不便,建議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人士可考慮安裝臨時托盤防止鳥糞掉下,締結人鳥和諧的環境。

他又提到,鳥巢只作育雛之用,麻雀在每年3-6月繁殖期後則會離巢,但相信亦有部分麻雀會重用鳥巢,節省築巢的功夫,故在容許的情況下亦不建議清拆。

數量回升反映麻雀能適應變化

去年普查發現,麻雀數目下跌至25萬,今年數量則有明顯回升。彭俊超相信,去年麻雀數目下跌與天氣異常乾旱有關,導致麻雀築巢育雛周期期延遲,但今年麻雀數字回升至2016及2017年30萬隻的水平,顯示麻雀具備一定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