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成:倘土地及財政撥備充裕 市建局不修例亦可建資助房屋

撰文:黃偉超
出版:更新:

房屋及土地供應料會成為今年《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其中不少政黨更要求市建局考慮把部分市區重建項目土地興建公營房屋單位。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只要社會有充裕的土地和財政資源撥備,市建局在毋須改變角色情況下,也可提供具資助成份的房屋。
他更透露,市建局甚至可以研究以「樓換樓」方式,取代俗稱「七年樓津貼」收購政策的現金補償,此舉可大幅降低項目的發展成本,亦能為受影響居民提供合適的安置住屋。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資料圖片)

可研「樓換樓」取代「七年樓津貼」

韋志成今日(1日)發表題為「經濟民生穩定前行  為市區更新持續發展奠基石」的網誌,指部分評論認為應該改變市建局的角色,主張部分市區更新項目應用作公營房屋,並由政府在財務上支援。

不過,他指《市區重建局條例》賦予市建局的權力和工作範疇,涵蓋面相當廣闊,當中就成立市建局的宗旨便闡明,要更良好地利用香港已建設環境中失修地區的土地,並騰出土地以應付各種發展需要。

因此,他認為只要社會有充裕的土地和財政資源撥備,並在不影響市建局的法定職能及舊區更新工作進度的前提下,市建局並不需要作任何角色的改變,也可以進行與舊區更新相關的各類型發展項目,包括提供有資助成份的房屋發展,配合香港整體社會不同的需要。

韋志成更主動提及,局方甚至可以研究為俗稱「七年樓津貼」收購政策,尋求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如在騰出可發展的土地上興建樓宇,以「樓換樓」方式取代向業主提出「七年樓津貼」的現金補償。

他表示,此舉除可大幅降低項目的發展成本,亦能為受影響居民提供合適的安置住屋。 

韋志誠認為,分階段進行的市區更新,必須要有周全的整體規劃,土地面積與分佈不能太分散零碎,。(資料圖片)

應為窒礙長遠更新發展的法規拆牆鬆綁

韋志成又指,要讓市區更新持續發展,需要正視三個根本問題,包括維繫社會穩定以保經濟民生持續發展,是創造資源投入市區更新的先決條件;具有充足的額外土地,以應付城市更新和處理調遷安置的需要;以及為市區更新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包括為未能配合發展需要的法規機制,拆牆鬆綁。

他解釋,在缺乏額外土地資源及財政支援的情況下,在舊區進行更新重建,便需要從 根本入手,探究現行機制可以充分發揮的空間,並檢視現時部分未能配合長遠發展所需的舊法規和程序,拆牆鬆綁,以制定更高效的執行模式,才能達致有成效的舊區更新。

韋志成表示,過去在網誌和與傳媒交流中已多次提到,要在人口和經濟高度密集的舊區進行更新, 並在欠缺額外土地供發展和調遷安置的困局下,更需要以革新的思維、更靈活的規劃手段,包括地積比的整合和轉移、局部及適量的增加密度以提升發展空間、開拓地下空間令一地多用等,以釋放舊區現有土地的發展潛力,為城市更新創造資源和有利的環境,減少對額外配置資源的需求。

要達到上述效果,他認為需要從現時的法規機制中作深入 研究,為窒礙長遠更新發展的部分拆牆鬆綁,才能有效配合城市更新的長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