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私隱公署:接1100宗「起底」投訴 非警務人員佔半

撰文:鄭秋玲
出版:更新:

就近月有網民在社交平台將持不同政治立場人士「起底」,私隱專員黃繼兒今日(6日)在新城電台節目上表示,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接獲約1100宗投訴,涉及恐嚇、排擠、欺凌等字眼,非警務人員的宗數上升,佔整體個案的一半。
黃繼兒指,公署以往一向有收到網上欺凌投訴,平均每年100宗,現時是急增10倍。他表示,公署大約找到8、9個涉及「起底」的社交媒體平台,已去信相關營運方須移除資料,按既定程序,如違規個案未有按勸喻執行,會將有關涉嫌有刑事成分的個案轉介警方調查。

私隱專員黃繼兒。(資料圖片/洪嘉徽攝)

反修例風波持續,黃繼兒表示,公署接獲約1100宗投訴,涉及「起底」並帶有恐嚇、排擠、欺凌等字眼及目的,令人關注。他指,起初大部分投訴都是警務人員及其家屬資料,但現時涉及非警務人員佔整體的約一半,包括示威者、持不同政見的人士、政府官員等。他提醒,並非在公眾領域得到的個人資料就等於可以用,未經當事人同事下擺上平台,涉及恐嚇、排擠、欺凌等字眼,會涉及刑事成分。

黃繼兒透露,公署大約找到8、9個涉及「起底」的平台,已去信相關營運方須移除資料,現時仍有以「fact check」為名目的平台。他指,按既定程序,如違規個案未有按勸喻執行,會將有關涉嫌有刑事成分的個案轉介警方調查,按以往經驗,警方需時約數個月完成調查,包括有無涉及其他罪行及取證等。

香港引入智慧燈柱引起公眾疑慮,黃繼兒認為,涉及到個人資料私隱,每個地方尤其是歐洲都是將私隱權視為人權,香港亦一樣嚴謹。據他所知,政府有為智慧燈柱做私隱風險評估。至於人面辨識功能,黃繼兒指入境海外國家時都要影相,認為最重要是透明度夠高,有關機構包括政府多點向公眾講解溝通,如採集個人資料的用途等,須建立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