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19】林鄭新政多虎頭蛇尾 細數七大「走數」政策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在反修例示威浪潮籠罩下,特首林鄭月娥本周三(16日)將發表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由8月起,政府嘗試在輿論場上反擊,刻意營造出官方「有為」的形象,又聲稱會研究社會深層次問題。
以史為鏡,林鄭月娥上任之時,亦是雄心勃勃,對外營造「好打得」的形象,稱土地房屋議題是其施政的「重中之重」,去年的施政報告更長達6萬字,屬史上最長。但倒頭來,有多項政策至今都只聞樓梯響,或是遇到極大阻滯去向未明,是所謂「竹籃打水一場空」……

▼香港主要基建造價▼

+5

1. 明日大嶼--計劃虎頭蛇尾 傳政府擱置

上屆政府建議發展「東大嶼都會」,在中部水域填海1,000公頃造人工島。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主張進一步擴大範圍至2,200公頃,甚至找來影星劉德華背書。林鄭月娥去年順手推舟,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加強版」,擬在交椅洲一帶填海1,700公頃,連同其他大嶼山相關發展項目,稱為「明日大嶼」。

當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尚未有報告出爐,而過往填海1,000公頃的建議連初步研究都未做好,政府就忽然再擴大原先的建議填海範圍,被指偷步。加上在中部水域建人工島,潛在的環境和造價問題引起民間爭議,甚至有批評指計劃將花光香港財政儲備,及後民意反彈。

政府隨後放軟口風,表示可以先處理原計劃的1,000公頃,餘下700公頃容後再議。發展局今年初向立法會尋求研究撥款,工程造價初步估算為6,240億元,是香港歷史上最貴的基建工程項目。不過在6月《逃犯條例》爭議過後,政府押後明日大嶼撥款申請。有分析指政府或擱置明日大嶼計劃,但無論政府是否有這個決定,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政府顯然缺乏硬上馬的政治能量。

▼土地大辯論結果懶人包▼

+5

2. 公私營合作--計劃被消失

新界私人農地發展方向亦是土地大辯論焦點之一。政府去年同樣在土地大辯論未結束之際,率先宣布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即公私營合作),透過「公平和具高透明度」的機制,發展不在政府發展規劃的私人擁有土地,要求新增住宅的樓面面積,不少於6至7成須用作興建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

不過,由於政府過往與地產商合作的「往績」,很容易將土地發展主導權交予地產商,社會廣泛相信公私合營很可能導致官商勾結,讓發展商白賺,幫不到最有需要的市民。因此計劃提出以來,爭議聲音不少。政府原先預計,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在今年6、7月會公布細節,下半年接受申請。不過反修例風暴籠罩之下,政府管治威信重創,於6月底宣布項目押後公布。

最近事情再出現變化,原先反對直接收回土地的民建聯,上月忽然轉向支持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閒置農地;另外亦有發展商表示會捐出農地供發展公營房屋。且看這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以及會否左右政府往後的決定。

▼2018施政報告懶人包▼

+10
2018施政報告要點:會加快新界棕地研究,並做好重置現有作業的配套,以便發展房屋。(資料圖片)

3. 棕地研究--影都未見

土地大辯論其中一個焦點,在於如何釋放新界棕地的潛力。規劃署於2017年年中委聘顧問進行「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情況研究」,探討棕地作業的分布及現況;另一項研究是由土木工程拓展署主導,關於多層樓宇容納棕地作業的可行性。林鄭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承諾加快新界棕地研究:「我們預計在今年內會完成兩項早前已啟動的棕地作業研究,以便制訂政策和擬訂執行安排。」

不過研究結果遲遲未出爐,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年2月宣布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時,「短期內完成兩項有關棕地的研究」,時至今日仍然只聞樓梯響,進度不明。

將工廈改裝成過渡性房屋早已討論多時,去年施政報告建議推出後亦反應不熱烈。(資料圖片)

4. 工廈改裝過渡性房屋--近乎虛設

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到將會容許活化工廈改裝成過渡性房屋,業主可利用已經或即將整幢改裝位於「商貿」、「商業」、「綜合發展區」及「住宅」地帶的工廈作非工業用途。政府會彈性處理規劃及樓宇設計等規定,並免收作過渡性房屋用途的地契豁免書費用,提供過渡性房屋給未獲分配公屋或有其他住屋需要的基層市民。

其實改裝活化工廈為過渡性房屋,早於林鄭前年上任特首後,第一份施政報告就提出要「研究」,至去年就說要「容許」。去年11月,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已整幢改裝的工廈,可申請為期5年之內過渡性房屋。至今年4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就提供過渡性房屋的土地申請,免收豁免書費用、租金及其他相關費用,當中包括工廈。

然而在樓價、租金高企下,現實上能夠改作住宅的工廈單位,早已被改成「走法律罅」的工廈劏房出租,所謂活化工廈為過渡性房屋,反應並不熱烈。有傳媒更發現,城規會今年首8個月收到19宗工廈活化申請,改裝過渡性房屋的宗數為零。

政府的三隧分流方案,連建制派都不敢支持,被指處理手法拙劣。(資料圖片)

5. 三隧分流--建制泛民齊反對,壽終正寢

紅隧、東隧、西隧三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均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林鄭於去年施政報告建議,由2020年1月1日起,降低使用西隧的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實際所需繳付的隧道費,並同時上調紅隧和東隧的相關隧道費,政府可代繳專營巴士使用西隧的隧道費。以私家車為例,加幅分別是紅隧由20元加至40元、東隧由25元加至40元,西隧由70元減至50元。

不過由於建議涉及公共服務加價,政治上不論泛民建制,都難言支持。今年1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要求討論三隧分流的無約束力議案,但其後抽起議程。政府其後多番遊說黨派無果,最終3月26日,林鄭宣布由於未能取得立法會足夠支持,決定擱置議案,2023年收回西隧前,都不會再研究和商討三隧分流問題。

政府今年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倡全禁電子煙、加熱煙,但遇到阻力,隨時流產。(資料圖片)

6. 禁電子煙加熱煙--恐淪行政立法關係惡化犧牲品

政府認為,近年興起的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會帶來新的健康風險,林鄭於去年施政報告宣布,將會建議禁止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包括加熱煙)。政策初時反對聲音主要來自商界,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質疑將加熱煙一刀切列入禁止範圍,覆蓋太廣,不過其他黨派未見太明顯反對聲音。

食物及衛生局於今年2月,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吸煙(公眾衛生)(修訂)條例草案》,建議進口、製造、售賣、為某些目的而分發、為某些目的而管有、為某些目的而推廣等行為一律禁止,最高處以第5級罰款(現為5萬元)及監禁6個月。宣傳以及在禁煙區內使用,也可處以罰款。法案現時仍在審議階段。

不過反修例風暴導致民情大轉,據報建制派不同黨派亦因是次風波,重新審視各爭議政策的立場,包括要求政府考慮抽起禁加熱煙內容。在6月25日,即風暴爆發後約兩個星期,議員陳志全在法案委員會中提出無約束力動議,要求暫緩修訂並重新諮詢,獲得通過。所以,政策往後是否順利實行,或是否需要大改,也是未知之數。

以鍾國斌為核心的商界聯席會議,多次召開表者會表態拒接納港府撤對沖的終極方案。(資料圖片)

7. 撤強積金對沖--政府、商界繼續「拗數」

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問題,政府處理多時都無法滿足商界的要求,達不成共識。去年施政報告宣布,對僱主的資助金額將加碼至293億元;另外,政府將延長第二層資助年期至25年,而第一層資助年期維持12年,目標是本屆政府任期完結,即2022年或之前實行。簡言之,即是對商界進一步「鬆章」,但政府的加碼金額和商界要求政府永久性包底的訴求,仍有相當差距,近日商界更放風,因應近期市道轉差,政府應暫時擱置取消強積金對沖的計劃。

羅致光曾多次提及,會在今年落實細節和展開立法草擬工作。林鄭上月出席工聯會慶祝70周年國慶酒會時,亦未有仔細提及時間表,只是重申撤強積金對沖「不會走數」。不過具體安排,目前仍未有什麼「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