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衞局:熱能探測助評估滅鼠工作成效 明年初九龍城區試行

撰文:張嘉敏
出版:更新:

本港自去年9月起發現首宗大鼠戊型肝炎個案,至今共有8宗同類型確診個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1日)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時稱,暫未能確認感染的源頭及途徑,而於今年5月在黃大仙捕獲的一個老鼠樣本中檢測到大鼠戊型肝炎的病毒。食環署計劃於2020年初在九龍城區測試以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分析技術,以監察老鼠的活動範圍及程度。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時稱,暫未能確認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的源頭及途徑。(資料圖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以書面回覆稱,於確診8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的個案後,政府已於患者居所附近進行滅鼠工作,而衞生防護中心亦就感染源頭及途徑進行調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於今年內檢測62個樣本,在一個5月時於黃大仙捕獲的老鼠樣本中發現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此外,食環署透過世界衞生組織推介,於上月從英國邀請一名防治鼠患的專家來港,署方將按其建議於未來數月測試混合使用多種鼠餌的效果。

本港自去年九月底發現首宗傳人大鼠戊型肝炎。(資料圖片)

食環署計劃定期進行目標小區滅鼠行動

而食環署正研究以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分析技術,監察老鼠的活動範圍和活躍程度,計劃於2020年年初在九龍城區進行實地測試。她說,有關數據能直接比較滅鼠行動前後的老鼠數目,有助評估滅鼠工作的成效,並能偵測老鼠的進入點、路徑和經常出沒的範圍,從而更有效放置殺鼠劑及捕鼠器。署方亦將於明年5月及11月在各區進行每次為期8星期的目標小區滅鼠行動,當中於行動前後亦會安裝攝錄機進行分析。